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肿瘤 > 肿瘤疾病 > 其他肿瘤 > 正文

胆囊结石会胆囊癌吗?胆囊癌与什么有关

2017-12-22 10:00:01      家庭医生在线

随着年龄的增长,胆管结石发病率也在不断地增长,胆管结石的发病与生活水平、饮食习惯、卫生条件、自身体质等因素有关。有很多的人认为,胆囊癌的发生与胆囊结石引起的慢性感染所造成的长期刺激有关,那么,胆囊癌到底跟胆囊结石有没有关系呢?哪些人最容易患上胆结石呢?

胆囊癌跟胆囊结石有没有关系

胆囊癌在胆道系统肿瘤中占大多数,约近2/3,但在全身所有肿瘤中仅占1%左右,所以总的来看发病率并不高。在胆囊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中,每50~100个胆囊中可发现1例胆囊癌,一般发生在50~70岁老年人,90%以上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女性比男性多3~4倍。据统计,因胆道疾病做手术的50岁以下患者,发现有胆囊癌的为0.3%~0.6%,而在50岁以上者,胆囊癌的发生率可达5%~9%。近年又有报道称,约有10%的胆囊癌是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时偶然发现的,如此时彻底切除了所有可见的瘤组织,可望存活5年以上。

在胆囊癌中有80%~85%的病例合并有胆囊结石,而胆囊结石患者中并发胆囊癌的占3%~14%,其发病率远较无结石者高。结石病期越长,胆囊癌的发生率越高,有人估计长期患有胆囊炎、胆囊结石者,到60岁以上,可能有5%~10%发生胆囊癌,这可能是结石的长期慢性刺激,使胆囊黏膜增生、变性而发生癌变。另外,癌的发病率还与结石大小有关。有统计发现,结石直径大于3厘米者,比直径小于1厘米者高10倍。

各种观察表明,胆囊癌与胆囊结石两者间确实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故胆石症患者应适时行胆囊切除术。据统计,每100例胆石症行胆囊切除,可防止1例胆囊癌。从预防胆囊癌的角度考虑,某些医生主张的"保胆取石"术是不合适的,尤其是那些有胆结石发作症状及胆囊无功能的,更应及时切除胆囊。

哪些人最容易患上胆结石

不吃早餐

现代许多人不吃早餐,而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如果坚持吃早餐,可促进部分胆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贮存胆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

餐后零食

当人呈一种蜷曲体位时,腹腔内压增大,胃肠道蠕动受限,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胆汁排泄,饭后久坐影响胆汁酸的重吸收,致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胆固醇易沉积下来。

喜静少动

有些人运动和体力劳动少,天长日久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延迟,容易造成胆汁淤积,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

体质肥胖

平时爱吃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的饮品或零食,而肥胖是患胆结石的重要基础。

肝硬化者

这与肝硬化病人身体中对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有关,身体中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则雌激素水平较高,加上肝硬化病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囊排空不畅、胆道静脉曲张、血中胆红素升高等多种因素可造成胆结石。

因此,预防胆道结石,饮食要有规律,一日三餐要按时吃,尤其是早餐,吃好早餐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极其重要,人的肝脏源源不断地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被胆囊收集、浓缩并存储于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即引起胆汁排泄不畅,可刺激形成胆囊结石和胆道结石。

还有以下病症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关

胆囊腺瘤多为单发,有短粗的蒂,呈小蘑菇状向腔内突出,直径小于1厘米,来源于上皮增生。因为所有腔内小隆起性病均称为息肉,故胆囊腺瘤也是胆囊息肉的一种。但其他息肉如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一般均不会恶变,而腺瘤则可以恶变为腺癌。腺癌多属早期胆囊癌,直径大多超过2厘米。腺瘤在B超检查时常报告为胆囊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者,可继续观察,不必急于手术;直径大于1厘米,"蘑菇"的蒂较宽广或位于胆囊颈部者,恶变率较高,实际上可能是增大的腺瘤,就应考虑手术切除了。

瓷样胆囊为钙化的胆囊,硬而小,大多是长期慢性炎症所致,其癌变率为12.5%~61%,再次证明胆囊结石并发慢性胆囊炎应及时手术切除。

胆囊肠道瘘由于结石、炎症,胆囊与肠管粘连、穿通可形成胆肠瘘。此类病人胆囊癌的发生率约为15%,需严密观察,必要时可手术切除胆囊,修复肠道瘘口。

先天性胆道扩张症此症也有癌变倾向。由于胆囊与胰有较长共同通道,则胆囊癌的发生率更高。因此,胆总管囊肿病例在行胆肠吻合时,应将胆囊与扩张之囊肿一并切除,以防癌变。

患上胆结石,胆囊炎后可以多吃一些利胆排石的食物。多喝水可以有效的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有利于将体内的结石物质排出体外,使胆汁变清,从而缓解病情,是食疗胆结石,胆囊炎方法中最为简单实用的。另外,胆结石的发生还跟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因子在明确胆结石危险性方面显然起着重要作用。胆结石在胆固醇胆石症患者的近亲中更经常发生。

(责任编辑:詹远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