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肿瘤 > 热点文章 > 正文

18岁高中生“蝴蝶”缠腰,疼痛难忍……中肿专家开展“捕蝶行动”

2024-09-12 17:15:05      

18岁,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年龄。同学们都在为高考做最后冲刺,而他,只希望能重新站起来,继续往前奔跑……小黎(化名)是一位成绩优异的高中生,性格阳光开朗,但是一场悄然来袭的疾病改变了他。

梦想的翅膀,被“蝴蝶”悄然束缚

3年前,小黎的胸腰部偶尔出现轻微疼痛,但随着时间推移,它如同一只匍匐在脊椎上的“蝴蝶”,羽翼渐丰,最终化成了难以承受之痛。腰部的疼痛日益加剧,直至成为小黎生活中的阴影,甚至让他失去了上学的勇气。小黎一家在当地多家医院的辗转求医,却未能揭开这“蝴蝶”的真面目。直到他们来到广州,找到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张继副主任医师,一切才迎来了转机。

经过细致的检查,小黎被确诊为胸腰椎管内及椎旁生长着一个巨大的蝴蝶型肿瘤,大小约66mm×42mm×74mm,邻近骨质吸收明显,脊髓显著受压,肿瘤体积巨大,累及范围广。这个肿瘤几乎占据了整个椎管,并沿着椎间孔向外蔓延,如同一只贪婪的蝴蝶,吞噬着健康的土壤。这不仅仅是一个肿瘤的诊断,更是对小黎的一次严峻考验。



胸腰椎管内及椎旁巨大蝴蝶型肿瘤

小can讲科普:

椎管内外沟通性蝴蝶型肿瘤是脊髓脊柱常见的良性肿瘤,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肿瘤全切除而达到治愈,一般很少复发。恶性神经鞘瘤手术切除后宜辅助放射治疗。椎管内外沟通性蝴蝶型肿瘤的完全切除、脊柱的稳定和重建均存在较大难度和风险。由于独特的暴露需求,全切蝴蝶型肿瘤仍然具有挑战性,保持脊柱的完整性对患者术后正常生活至关重要。后路全/半椎板切除术是传统的手术入路,并且难以全切肿瘤,合并有脊柱不稳的风险。经扩大的椎间孔或间隙入路是一种低侵袭性入路,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术前有脊柱失稳的,则需要术中内固定以维护脊柱的稳定性。

微创之舞,多学科开展“捕蝶行动”

“针对小黎的病情,在制定手术方案时,除了全切肿瘤、避免加重神经功能障碍和增加脊柱不稳风险外,重建术前已经不稳的脊柱也是本次手术的一个目标。”张继介绍,该蝴蝶状肿瘤几乎把椎管全部占满,并沿着椎间孔往外生长,长入腹膜后,导致肢体肌力下降及疼痛症状恶化,需要尽快手术治疗,不然可能会面临截瘫、大小便功能障碍的危险。

了解小黎的病情后,经神经外科脊髓脊柱亚专业组MDT讨论,骨与软组织科的唐清连副主任医师对手术方案进行缜密的评估,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策划了一场“捕蝶行动”。手术方案保留了小黎的脊柱小关节,避免增加脊柱不稳的因素,维护脊柱的稳定性为前提的情况下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经扩大椎间孔全切肿瘤。在减少创伤的同时,缩短了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

随后,在神经外科牟永告主任指导下,唐清连重建脊柱,张继以微创方式切除从椎间孔长入腹腔的神经肿瘤。最终,小黎的椎管突入腹腔肿瘤实现了微创全切!


张继与唐清连开展联合手术

挣脱束缚,重获新生的蝶变

“我终于可以正常走路了!”手术后,周志欢、赵琴琴护士长带领的脊髓脊柱亚专业护理团队,为小黎制定了快速康复的护理计划。微创手术理念及微创手术操作,加上护理团队的优质护理和康复训练,小黎术后第3天即可下床独立活动,第5天便顺利出院。这一刻,小黎仿佛挣脱了束缚的茧壳,化作了自由飞翔的蝴蝶,重新拥抱了属于他的蓝天。


5天出院,小黎终于可以正常前行了

“这次的手术避免了小黎因肿瘤和脊柱不稳导致截瘫的风险,通过神经外科和骨与软组织团队协作,重建脊柱稳定性,使得复杂肿瘤以如此微创方式切除,实现了1+1>2的疗效。再次见证了多学科联合手术的优势,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更个性化的手术治疗和快速康复,在中肿已成常规!”张继说。

近年来,中肿神经外科脊髓脊柱亚专业团队十分注重发展脊髓脊柱内镜技术,在短时间内,已在多个瘤种外科治疗上赶超了国内多家知名的医疗中心。从理念到疗效实现了微创,促进了患者快速康复,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为疑难病患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通讯员:郑敏珊、赵现廷)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