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和临床意义?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一种糖蛋白激素,由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在妊娠诊断、监测妊娠状态、辅助诊断疾病、评估肿瘤病情、判断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基本定义: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由α和β二聚体的糖蛋白组成。主要由妊娠时的胎盘滋养细胞产生,少数情况下,肺、肾上腺及肝脏肿瘤也可产生。
2. 妊娠诊断:在受精卵着床后,滋养层细胞开始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约1日后能在外周血测到,以后每1.7 - 2日上升1倍,在排卵后14日约达100U/L,妊娠8 - 10周达峰值,以后迅速下降。因此,通过检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可以早期诊断妊娠。
3. 监测妊娠状态:正常妊娠时,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稳定上升。如果其水平上升缓慢或不升反降,可能提示先兆流产、异位妊娠等异常情况;若水平异常升高,则可能与多胎妊娠、葡萄胎等有关。
4. 辅助诊断疾病:除了妊娠相关情况,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异常。例如,生殖细胞肿瘤、内分泌疾病等,检测该指标有助于辅助诊断这些疾病。
5. 评估肿瘤病情:对于一些含有滋养细胞的肿瘤,如绒毛膜癌、恶性葡萄胎等,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肿瘤的生长、转移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6. 判断治疗效果:在对上述肿瘤进行治疗后,监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可以判断治疗是否有效。如果治疗有效,该指标会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若持续不降或再次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肿瘤残留或复发。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妇产科及其他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通过对其水平的检测和分析,能够为妊娠诊断、疾病的辅助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效果判断等提供重要依据。当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直肠癌手术是否一定需切除肛门
2024-12-09淋巴癌和乳腺癌会传染吗?共用餐具会被
2024-12-09如何有效预防卵巢癌?
2024-12-09奇莫欣胸腺肽肠溶片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
2024-12-09肝癌介入治疗有哪些副作用?
2024-12-09“强力化瘤丹”能否治好脂肪瘤?
2024-12-09咽喉癌通过哪些方法能检查出来
2024-12-09甲状腺癌手术后怎样进行复查与治疗
2024-12-09
热门文章
中分化腺癌能否痊愈?
2025-02-23乳腺癌会产生疼痛症状吗
2025-02-23肝上有阴影一定是癌吗
2025-02-23乳癌晚期扩散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025-02-23什么叫靶向治疗
2025-02-23咳出凝固血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25-02-23淋巴结肿瘤患者的生存情况如何
2025-02-23食道癌患者饮食有哪些禁忌和注意事项
2025-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