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肿瘤 > 正文

午后低热常见于哪些疾病?

2025-02-23 11:28:00      家庭医生在线

午后低热常见于结核病、慢性肾盂肾炎、布鲁氏菌病、风湿热、恶性肿瘤等。

1. 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结核菌在人体内大量繁殖,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出现午后低热症状,还伴有盗汗、乏力、咳嗽、咯血等表现。治疗通常采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需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原则。

2. 慢性肾盂肾炎:是细菌感染肾脏引起的慢性炎症,细菌在肾盂肾盏内生长繁殖,不断释放毒素,影响肾脏正常功能,进而引发低热。患者常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以及腰部酸痛。治疗可选用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还有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呋辛、头孢克肟等。

3. 布鲁氏菌病:因接触感染布鲁氏菌的动物及其制品而感染,布鲁氏菌进入人体后,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生长繁殖,释放内毒素,引起发热、多汗、关节痛等症状,午后低热较为常见。治疗一般联合使用多西环素、利福平、链霉素等药物。

4. 风湿热: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链球菌感染后,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异常免疫反应,攻击自身组织,导致发热、关节炎、心脏炎等症状。发热可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午后明显。治疗主要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清除链球菌感染,同时使用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控制炎症。

5. 恶性肿瘤:肿瘤细胞会释放如肿瘤坏死因子等物质,可引起机体发热。另外,肿瘤组织生长迅速,局部缺血缺氧,也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发热。像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以及肝癌、肺癌等实体肿瘤都可能出现午后低热症状。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类型、分期等因素确定。

午后低热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涉及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等不同类型。当出现午后低热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