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肿瘤 > 肿瘤护理 > 肿瘤饮食 > 正文

胃癌全胃切除围术期营养护理

2012-10-12 11:00:32  来源:医生在线    转载

  临床营养支持经过近30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的临床效果已逐渐被循证医学证实,临床医师对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的了解也更加全面。

  进展期胃癌患者多存在营养不良,接受全胃切除的患者因消化道重建手术创伤大、术后禁食时间长,营养状况普遍不佳。因此,在围手术期对这类患者实施合理的营养支持对其顺利康复至关重要。

  营养支持的适应证

  用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2002年提出的《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评估患者的营养风险,对积分高于3分者给予营养支持。有证据表明,术前1~2周的营养支持可减少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对术前即开始接受营养支持的营养不良患者,术后应继续给予营养支持。对因并发症术后7~10天仍不能恢复正常饮食的患者,也应给予营养支持。

  术前营养支持

  由于胃癌患者术前存在消化道功能紊乱,术前营养支持应根据患者情况,采取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模式。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推荐在手术中放置经腹壁空肠造瘘管。虽然有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最早可以在术后6小时开始,但多数中心和医师达成的共识是从术后1~2天开始。术后第1天起逐渐增加用量,约在4~5天内过渡到全肠内营养。输入速度开始应控制在20ml/h,之后可逐渐增加,维持时间一般不少于12h。出现不良反应(如腹痛、呕吐、腹泻等)时,应及时减慢输入速度或间断输入,甚至停止肠内营养。

  由于人们认识到维持肠道功能的重要性,因此,肠内营养在很多国家得到了应有重视和合理应用。在我国,虽然很多医师都知道当肠道有功能时,应采用肠内营养的,但在实践中,仍有滥用肠外营养的现象存在。

  盲目的TPN会增加住院花费,还可能导致并发症发生率上升。相比之下,肠内营养在术后早期是更合理的选择。许多很有说服力的证据显示,肠内营养和TPN对改善胃肠手术后转归和减少感染性并发症发生具有相似的效果。

  全胃切除患者对早期肠内喂养(EEF)耐受良好,只发生轻微和可逆的并发症。即使在术后早期、肠功能未恢复时,肠内营养也可作为这些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

  免疫营养支持

  近年来,对创伤后营养代谢支持与免疫反应相关性的研究显示,尽管临床给予创伤后患者充分的肠外或肠内营养,患者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仍较迟缓。

  加入一些免疫营养素(如谷胺酰胺二肽、精氨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可显着改善接受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的转归,包括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花费、减少术后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等。因此,添加免疫增强营养素的营养支持,对于创伤后,特别是肿瘤术后(如接受全胃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肿瘤频道更多热文推荐》》》

  防癌三法宝 别让7大致癌物恋上你

  十大“三抗”食物 助你逃脱癌症魔爪

  6大因素引发卵巢癌 4类食物让其“急刹车”

  体检+生活细节 揪出6大“隐形癌症”

  14条饮食法则 让癌症不再是你的粉丝

 

(责任编辑:果果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胃癌全胃切除后饮食方面要注意什么?胃癌术后的护理措施呢?

胃癌全胃切除是一种针对病情严重且无法通过药物、化疗等方式进行有效控制的胃癌患者最终治疗手段,其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但是由于机体失去胃器官,……详细>>

胃癌全胃切除要化疗吗

在大家的认知里面,胃癌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疾病,但是这个疾病之所以这么可怕,就是因为早期的胃癌往往都没有明显的症状,一旦发现往往都是晚期了,……详细>>

胃癌是全胃切除的主要适应证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胃癌及其浸润深度、淋巴转移、生物学特性等有关基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加之胃镜、B超、CT等新技术的发展,使早期胃癌和发……详细>>

远端胃次全切除总生存率好于全胃切除

最近,《中华外科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胃体癌患者中远端胃次全除的总生存率好于全胃切除,但是在各临床分期中并无差异;而手术方式也并非胃……详细>>

胃切除后也会得胃癌

做过胃切除手术而患上胃癌的人并不少见,原因是多数患者术后放松了警惕,以为切除了大部分胃,癌细胞就没有了入侵的机会。殊不知,正是因为胃切除……详细>>

  • 于雁

  • 乔忠杰

  • 娄阁

  • 彭世云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