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肿瘤] 心肌梗塞并发左心室室壁瘤检查诊断
2013-11-20摘要:在心肌梗塞发作之时,一般最为典型的症状就是心绞痛及胸痛了,不少的人以前是一时的疼痛,因而没有到医院做检查。但随着时间的增长,疼痛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以至最后送医检…… 查看全文>>
其他肿瘤栏目为网友介绍更多肿瘤的预防、治疗、护理等信息。
摘要:在心肌梗塞发作之时,一般最为典型的症状就是心绞痛及胸痛了,不少的人以前是一时的疼痛,因而没有到医院做检查。但随着时间的增长,疼痛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以至最后送医检…… 查看全文>>
摘要:心肌梗塞并发左心室室壁瘤是常见的并发症,据专家介绍一大约85%的左心室室壁瘤都是在位于前外侧靠近心尖区的位置,但也有少数的病例是位于心脏膈面的。并发左心室室壁瘤…… 查看全文>>
摘要:左心室心肌梗死后,心室壁心肌全层坏死。约l0%~38%的病例坏死的心肌逐渐被纤维疤痕组织所替代,形成室壁瘤。病变区薄层的心室壁向外膨出,心脏收缩时丧失活动能力或…… 查看全文>>
摘要:对于室管膜瘤大家是否清楚了,它对其患者的危害极大,所以建议大家对其可以有很好的认识,这样在治疗时才会帮助您有效的避免自身受到这种疾病的侵蚀。那么,室管膜瘤要怎样…… 查看全文>>
摘要:不同类型肿瘤的表现幕下室管膜瘤患者病程较长,平均10-14个月。室管膜瘤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恶心、呕吐(60%-80%)与头痛(60%-70%),以后可出现走路不稳…… 查看全文>>
摘要:绝大多数病人腰椎穿刺压力增高,特别是在幕下肿瘤合并脑积水时更加突出。约半数病人脑脊液蛋白增高,约近1/5的病人脑脊液细胞数增高。由于常有肿瘤细胞脱落于脑脊液中,…… 查看全文>>
摘要:室管膜瘤室管膜瘤室管膜瘤室管膜瘤多位于脑室内,少数肿瘤的主体位于脑组织内。后颅凹室管膜瘤主要发生于第四脑室的顶、底和侧壁凹陷处,肿瘤位于第四脑室者大多起于脑室底…… 查看全文>>
摘要:室管膜肿瘤起源于覆盖脑室的室管膜上皮,包括室管膜瘤、恶性室管膜瘤、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和室管膜下瘤。肿瘤外观呈紫红色,切面淡红色或灰白色,发红的较软,发白的较硬,…… 查看全文>>
摘要:室管膜瘤位于第四脑室内,肿瘤因易阻塞脑脊液循环,产生颅内高压症状较早,多以头痛为首发症状,伴有呕吐、头晕及强迫头位。肿瘤增大累及小脑蚓部或半球时,可出现平衡障碍…… 查看全文>>
摘要:输卵管肿瘤甚为少见,而良性较恶性更为少见。输卵管良性肿瘤的组织类型繁多,其中腺癌样瘤输卵管肿瘤相对多见。其他如乳头状瘤,血管瘤,不滑肌瘤,脂肪瘤等均极罕见。由于…… 查看全文>>
摘要:嗜铬细胞瘤90%以上为良性肿瘤。肿瘤切而呈棕黄色,血管丰富,间质很少,常有出血。肿瘤细胞较大,为不规则多角形,胞浆中颗粒较多;细胞可被铬盐染色,因此称为嗜铬为细…… 查看全文>>
摘要: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是建立在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测定的基础上的。但因为嗜铬细胞瘤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率并不高,不可能对每一位高血压患者均进行筛查,而且有些嗜铬细…… 查看全文>>
摘要: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有一定的危险性。麻醉和手术当中对肿瘤的挤压,极易造成血压波动;肿瘤血运丰富,与大的血管贴近,容易引起大量出血。因此,…… 查看全文>>
摘要:嗜铬细胞瘤来源于肾上腺髓质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嗜铬组织,如腹腔神经丛,纵隔、颈部交感神经节,颅内及膀脱等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约占85% ,其中10%为双侧性。10%…… 查看全文>>
摘要: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者占80%~90%,且多为一侧性;肾上腺外的瘤主要位于腹膜外、腹主动脉旁(占10%~15%),少数位于肾门、肝门、膀胱、直肠后等特殊部位。多…… 查看全文>>
摘要: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HEO)是由嗜铬细胞所形成的肿瘤。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可发生于自颈动脉体至盆腔的任何部位。可导致血压异常(常表现…… 查看全文>>
摘要:主动脉瘤(aortic aneurysm)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局部或弥漫性向外扩张或膨出,逐渐发展成梭形或囊状的瘤样改变。本病男多于女,老年人好发。根据…… 查看全文>>
摘要:主动脉瘤(aortic aneurysm)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局部或弥漫性向外扩张或膨出,逐渐发展成梭形或囊状的瘤样改变。本病男多于女,老年人好发。根据…… 查看全文>>
摘要:得了鳞状细胞癌,会出现表皮角化,肿瘤由鳞状上皮细胞团块所组成,不规则地向真皮内浸润,棘细胞呈瘤性增生,呈条索状或巢状细胞团,边缘以基底细胞层,中心部有角化性癌珠…… 查看全文>>
摘要:髓母细胞瘤是一种脑部的病变,是一种恶性肿瘤。在肿瘤病人中营养不均衡、营养不良是常见的。因此,增进食欲、加强营养对肿瘤病人的康复十分重要。那么,髓母细胞瘤术后饮食…… 查看全文>>
摘要: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是好发于儿童的颅内恶性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恶性程度最高的神经上皮性肿瘤之一。有人认为其发生是由于原始髓样上皮未继续分…… 查看全文>>
摘要:髓母细胞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与术后放射治疗,部分病例可辅以化疗。由于肿瘤属高度恶性加之肿瘤边界不十分清楚,故手术后易复发多数神经外科医生主张手术尽可能多切除肿…… 查看全文>>
摘要: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尤其是男孩,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呕吐继而步态不稳、眼球震颤、复视首先应考虑髓母细胞瘤的可能应进一步行神经放射检查来明确诊断部分患儿在脑脊液中找到…… 查看全文>>
摘要:髓母细胞瘤也是对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也给很多人带来很大的伤害。躲避髓母细胞瘤的危害,首先要了解髓母细胞瘤发病有哪些常见因素? 查看全文>>
摘要:髓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星形细胞瘤,是儿童后颅凹最常见肿瘤。髓母细胞瘤占小儿颅内肿瘤的6.2-18.2%,年发病率为2.19-6.6/100万儿童…… 查看全文>>
摘要:鳞状细胞癌(SCC)是来源于支气管上皮的一种恶性上皮性肿瘤,可表现角化和/或细胞间桥特征。包括梭形细胞癌,是较常见的类型,约占原发性肺癌的40%-50%。 查看全文>>
摘要:肺鳞癌即鳞状细胞癌,是来源于支气管上皮的一种恶性上皮性肿瘤,可表现角化或细胞间桥特征。包括梭形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原发性肺癌的40%-50%。 查看全文>>
摘要:肺鳞癌饮食禁忌是患者和家属都想了解的,饮食上一般的食物都是可以的,但务必保持清淡为主,宜多食具有增强机体免疫、抗肺癌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甜杏仁、菱、牡蛎、海蜇、…… 查看全文>>
摘要:鳞状细胞癌多发于50岁以上的男性,常见于面部、头皮、下唇、手背、前臂、阴部等处。 查看全文>>
摘要:预防肺鳞癌要做到以下几点: 查看全文>>
摘要:肺鳞癌属于肺癌的一种,患者大多为老年男性。他的症状有:初期出现咳嗽,发热不退,随之会出现痰中带血,还会有剧烈的疼痛感。 查看全文>>
摘要:肺鳞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化疗和药物治疗等。肺鳞癌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症状采用不同的治…… 查看全文>>
摘要:鳞状细胞癌亦称皮样癌,主要从有鳞状上皮覆盖的皮肤开始。皮肤和结膜交界处的睑缘是其多发部位。此类癌肿恶性程度较基底细胞癌者为高。发展较快,破坏也较大。即可破坏眼部…… 查看全文>>
摘要:颅咽管瘤是由外胚叶形成的颅咽管残余的上皮细胞发展起来的一种常见的胚胎残余组织肿瘤,在鞍区肿瘤中占第二位,好发于儿童,成年人较少见,那么颅咽管瘤患者用药需要注意哪…… 查看全文>>
摘要:颅咽管瘤是由外胚叶形成的颅咽管残余的上皮细胞发展起来的一种常见的胚胎残余组织肿瘤,为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在鞍区肿瘤中占第二位,好发于儿童,成年人较少见,那么…… 查看全文>>
摘要:颅咽管瘤是指发生于颅咽管残余上皮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约占60%,占颅内肿瘤的5%—6%。为良性肿瘤,可见任何年龄,以儿童及青年多见,男女比例约为2…… 查看全文>>
摘要:颅咽管瘤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6~14岁最多见,大多数颅咽管瘤呈间歇性生长,故总体上看肿瘤生长较慢,其症状发展也慢;少数颅咽管瘤生长快速,其病情进展亦较快,其临床…… 查看全文>>
摘要:颅咽管瘤是由外胚叶形成的颅咽管残余的上皮细胞发展起来的一种常见的胚胎残余组织肿瘤,为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在鞍区肿瘤中占第二位。好发于儿童,成年人较少见,好发…… 查看全文>>
摘要:非霍奇金淋巴瘤不是单纯的一个疾病整体,从形态学和免疫学特征来看,非霍奇金淋巴瘤是单克隆扩展的结果,其组成上的优势恶性细胞可来源于淋巴细胞,整个分化进展的不同阶段…… 查看全文>>
摘要: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检查必须十分仔细。特别是颈部淋巴结应仔细检查,最好站在病人身后仔细触诊。耳前、耳后、枕后、锁骨上下区、胸骨上凹均应仔细检查。腹部检查时要注意…… 查看全文>>
摘要:非霍奇金淋巴瘤在饮食方面应该针对骨髓造血和消化系统的损害,宜食健脾和胃、布骨生髓之品,如山药、山楂、柑桔、番茄、牛肉等,另加苹果、红枣、甲鱼、核桃等。最好配合中…… 查看全文>>
摘要:恶性淋巴瘤除霍奇金淋巴瘤外都为非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不是单纯的一个疾病整体,从形态学和免疫学特征来看,非霍奇金淋巴瘤是单克隆扩展的结果,其组成上的优势恶…… 查看全文>>
摘要:原发性纵隔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50%。与霍奇金淋巴瘤不同的是纵隔肿块巨大浸润性生长,生长速度快,常伴有胸腔积液和气道阻塞。上腔静脉梗阻较常见于纵隔非霍奇金淋巴瘤…… 查看全文>>
摘要: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有赖于病人年龄及是否存在淋巴瘤和白血病。在儿童,以化疗为主常使用LSA2-L2方案。但此方案只能治愈一半的患儿。 查看全文>>
摘要:非骨化性纤维瘤是由组织成纤维细胞组成的干骺端错构瘤,又称干骺端纤维性缺损、非成骨性纤维瘤、组织细胞纤维瘤、干骺端错构瘤、纤维皮质缺损。 查看全文>>
摘要:非骨化性纤维瘤是由组织成纤维细胞组成的干骺端错构瘤,又称干骺端纤维性缺损、非成骨性纤维瘤、组织细胞纤维瘤、干骺端错构瘤、纤维皮质缺损。目前把病灶小、无临床症状、…… 查看全文>>
摘要:非骨化性纤维瘤吃什么对身体好? 查看全文>>
摘要:非骨化性纤维瘤是由组织成纤维细胞组成的干骺端错构瘤,又称干骺端纤维性缺损、非成骨性纤维瘤、组织细胞纤维瘤、干骺端错构瘤、纤维皮质缺损。因非骨化性纤维瘤病因不明,…… 查看全文>>
摘要:非骨化性纤维瘤最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5~20岁最多见。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发病率不高,本瘤占肿瘤总数的0.81%,占良性肿瘤的1.45%。男女之比为1.38:1,年…… 查看全文>>
摘要:无症状的非骨化性纤维瘤不需治疗。对偶然发现的病灶,可以通过定期随诊,以观察病情的变化。对于有症状的病灶,病灶在不断发展扩大且有骨折倾向时,可选择病灶刮除植骨,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