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摄取过多易致胃癌 防胃癌要清淡饮食
盐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物质。但是长期食用高浓度盐的食品,不但可诱发心血管疾病,而且还可以引起胃炎、胃癌的发生。世界上60岁以上的死亡者中有四分之一的死因是患恶性肿瘤,其中胃癌占首位。我国每年也约有16万人因胃病而死亡。研究证明,在致胃癌的诸多饮食因素中,“高浓度食盐食品”为首要因素。胃癌是东方人中发病率较高的癌种,其中情况最严重的是日本,每年有近5万日本人死于胃癌,占日本因癌死亡人数的1/4。
盐摄取过多易致胃癌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相当于我国卫生部)指出,日本人胃癌高发,事实上主要还是和饮食有关。简单来说,一是摄取盐分太多,二是缺乏维生素C。
日本厚生劳动省上世纪90年代曾以日本岩手县、秋田县、长野县和冲绳县4个地区为代表,追踪40—59岁的4万名男女的生活习惯。追踪调查10年 后,得出了以下结论:在以盐分摄取量的多少来区分的5个组里,摄取盐分量最多的一组,比摄取量最少的一组,得胃癌的人数多了1倍。
日本人虽然以白米饭为主食,但每天都要喝大酱汤,做菜时用得最多的又是酱油。所以,国民都有摄取 盐分过多之嫌。虽然,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就已经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减盐运动”,将原先日本人每天平均摄盐量从17克以上,降到了现在的12— 13克,卓有成效地降低了高血压和脑中风的发病率,但实际上,离控制在每日摄盐量6克以下的目标还很远。盐分摄取过多,会损坏胃黏膜屏障,增加对致癌物质 的易感性,导致胃癌高发。
此外,虽说日本料理素来以清淡着称,但实际上,它的清淡是指,像大杂烩那样味道不分明的菜肴比较少,而总是鱼是鱼、菜是菜;而调味品也不会像我国这样,八角、葱、姜、蒜样样俱全,而是红烧就是红烧,盐炒就是盐炒。因此,掩藏在“清淡”背后的,依然是浓郁的咸味。
维生素C缺乏也是罪魁祸首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日本居民膳食中普遍缺乏维生素C。由于日本是岛国,国民新鲜水果和蔬菜吃得不多,从而使维生素C的摄取量偏低。以盛产柑橘的静冈县来说,居民从柑橘中获得了大量维生素C,这被解释为其胃癌发病较其他地区低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维生素C能阻断致癌性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从而达到防癌效果。目前,补充丰富的维生素C,已被多个国家写入癌症预防的膳食指南中了。
1、上腹部疼痛:此为胃癌最常见的症状。开始为间歇性的隐隐作痛,常常诊断为胃炎或溃疡病等。
2、上腹部不适:多为饱胀感或烧灼感。可以暂时缓解,反复出现。
3、食欲减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表现为食后饱胀感并主动限制饮食,常常伴有反复嗳气。
4、黑便或大便潜血阳性:如果在没有进食血豆腐,吃铋剂等药物的情况下出现大便发黑,就应尽早到医院检查。
5、乏力、消瘦及贫血:这是另一组常见而又不特异的胃癌症状。病人常常因食欲减退、消化道失血而出现疲乏软弱等表现。
多吃大蒜洋葱可预防胃癌发病
一、大蒜
有明显的抗癌功效。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食用生大蒜的人群,胃癌发病率非常低,原因是大蒜能显着降低胃中亚硝酸盐含量,减少了亚硝酸盐合成的可能,因而起了防癌效果。
二、洋葱
降低胃中亚硝酸盐含量,洋葱中含有栎皮素,为天然的抗癌物质。研究显示,经常吃洋葱的人,胃癌发病率比少吃或不吃洋葱的人要少,患胃癌的致命率也低。
三、菌菇
包括冬菇、香菇、金针菇等以及木耳。食物中许多菌菇类都含有抗癌物质,能起防癌功效。如冬菇中所含的多糖体,抗癌效力高。黑木耳、白木耳所包含的多糖体也是一种抗癌的有效物质。菌菇类食物中富含的粗纤维和钙等都有防癌作用,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四、番茄
含番茄红素及胡萝卜素,都是抗氧化剂,番茄红素能中和体内自由基,对于抗胃癌和消化系统癌症有利,对预防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也有效。
五、椰菜花
预防食道癌、胃癌。含较多微量元素钼,可阻断致癌物质合成,能起到抗癌防癌作用。研究指出,椰花菜还含有一种可以刺激细胞活动的酵素叫小硫化物,能阻止癌细胞的形成。
肿瘤更多热文推荐》》》
(责任编辑:宁果容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消癌平片适用于哪些症状?
2024-10-24治疗子宫癌应如何选择医院?
2024-10-24基底细胞上皮瘤是怎样的一种疾病
2024-10-24食道癌转移左上锁骨和腹部,灰树花胶囊
2024-10-24寻找治疗宫颈癌的好医院
2024-10-24眼周汗管瘤激光后未恢复,用药注意事项
2024-10-24如何选择治疗宫颈癌的医院
2024-10-24安庆市之外,哪里治疗宫颈癌比较靠谱?
2024-10-24
热门文章
探究甲状腺瘤治疗之道:多方法协同作战
2024-10-21优赫得开启肺癌靶向HER2 ADC治疗新时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肠癌初期症状解析与应对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2024-10-14子宫内膜癌怎样检查?有哪几种?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疗方式
2024-10-08中药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
2024-10-08肿瘤生物治疗:原理、进展与个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