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消化科 > 肠易激综合征 > 正文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因素

2012-08-08 13:46:26      家庭医生在线

  IBS,中文全称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该病起病隐匿,症状反复发作或慢性迁延,病程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但全身健康状况却不受影响。精神、饮食等因素常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与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

  那么肠易激综合征具体有什么发病的因素呢?

  首先,精神因素对胃肠运动有明显影响。大量调查表明,IBS患者存在个性异常,焦虑、抑郁积分显著高于正常人,应激事件发生频率亦高于正常人。但研究还发现,因症状而求医与有症状而不求医者相比,有更多的精神心理障碍,对应激反应更敏感和强烈。因此,有关精神因素在IBS发病学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IBS是机体对各种应激的超常反应,另一种认为精神因素并非直接病因,但可诱发和加重症状,而使患者就医。

  除了精神因素以外,胃肠动力学异常也是IBS发病的原因之一。在生理状况下,结肠的基础电节律为慢波频率6次/分钟,而3次/分钟的慢波频率则与分节收缩有关,IBS以便秘、腹痛为主者3次/分钟的慢波频率明显增加。正常人结肠高幅收缩波主要出现在进食或排便前后,与肠内容物长距离推进性运动有关,腹泻型IBS高幅收缩波明显增加。使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显示腹泻型。IBS口-盲肠通过时间较正常人明显增快,而便秘型正好相反。

  另外,直肠气囊充气试验表明,IBS患者充气疼痛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回肠运动研究发现,回肠推进性蠕动增加可使60%IBS患者产生腹痛,而在健康对照组仅17%。

  还有研究提示,部分患者IBS症状发生于肠道感染治愈之后,其发病与感染的严重性及应用抗生素时间均有一定相关性。最后,约1/3患者对某些食物不耐受而诱发症状加重。近年研究还发现某些肽类激素如缩胆囊素等可能与IBS症状有关,有助于解释精神、内脏敏感性以及胃肠动力异常之间的内在联系。

(责任编辑:张甜甜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