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消化科 > 肠易激综合征 > 正文

中医治疗IBS 如何辨证论治?

2012-09-10 17:32:02      家庭医生在线

  肠易激综合征是胃肠道最为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之一,主要累及大肠或小肠,是由肠管运动与分泌功能异常所引起。其特点是肠道无结构上的缺陷,但对刺激有过度的反应或反常现象,表现为结肠性腹痛,便秘或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本病多为精神因素所引起,病理改变纤维镜可见肠管痉挛,充气激惹性疼痛,黏液分泌可能增加或可见轻度的充血水肿。主要表现以肠道功能紊乱为主,患者常见腹泻、腹部不适、腹胀、肠鸣音亢进、或便秘等症状。体检可触及乙状结肠肠段有敏感性压痛。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黏液便型四种。血、尿、粪常规检查、X线钡剂造影、结肠镜检一般无器质性改变,应与其他肠道器质性病变相鉴别。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腹痛”、“泄泻”、“便秘”、“下痢”、“肠郁”等范畴。那么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中医是如何进行辨证论治的呢?

  1、寒热夹杂证

  证候:腹中作痛或肠鸣腹泻,便下粘腻不畅,或夹泡沫,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烦闷不欲食,脘腹喜暖,口干,舌红苔腻,脉滑。

  治法:平调寒热,理肠和胃。

  方药:乌梅丸加减。党参15克,炒白术、乌梅、黄柏、茯苓、炮姜、煨木香、当归各10克,黄连、甘草、炒川椒各6克,制附子5克,细辛3克,炒白芍2克。

  加减:少腹疼痛,胀满恶寒者--去黄连,加荔枝核、小茴香;胃脘灼热,口苦者--去川椒、炮姜、附子,加栀子、吴茱萸;温邪内阻,腹满后重者--去党参、甘草,加川朴、山楂、槟榔、藿香。

  2、脾胃虚弱证

  证候: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不思饮食,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与刺激性食物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上腹部隐隐作痛,面色萎黄,精神疲,舌淡苔白,脉缓弱。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炒薏苡仁40克,炒扁豆30克,党参、茯苓、白芍、山药、莲子各12克,炒白术10克,炒陈皮、木香、甘草各6克,砂仁4克(后下)。

  加减:久泻不止,脾虚下陷者--加升麻、柴胡、生黄芪;肾阳已衰,寒气内盛者--可加肉桂;黎明泄泻,伴腰膝酸冷者--加补骨脂、肉豆蔻;腹痛喜按,怯寒便溏者--加干姜、肉桂。

  3、肠道津亏证

  证候:便秘数日一行,便结难下,大便如卵状、羊屎状。部分患者可于左下腹触及包块,少腹疼痛,伴失眠、头痛、烦闷、手足汗出,舌红少苔或燥苔,脉弦。

  治法:滋水清肝,润肠通便。

  方药:一贯煎和增液汤加减。生地24克,北沙参15克,麦冬、当归、白芍各12克,玄参、川楝子各10克,玫瑰花6克(后下)。

  4、肝郁脾虚证

  证候:每因情志拂郁即腹痛肠鸣泄泻,泻后痛减,脘痞胸闷,急噪易怒,嗳气少食,舌边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调理气机。

  方药:痛泻要方加味。炒白术、生白芍各12克,陈皮、炒枳壳、制香附、煨木香克各10克,防风、柴胡各9克,生甘草6克。

  加减:腹痛甚者--加元胡、川楝子;嗳气频繁者--加代赭石、沉香;泄泻者--加党参、乌梅、木瓜;腹满胀痛,大便秘结或欲便不能者--加大黄、枳实、槟榔。

  加减:兼气虚者,加太子参、生黄芪、生甘草;便秘甚者,加火麻仁、生首乌;腹痛者,加元胡,重用白芍。

  5、食滞肠道证

  证候;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食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山楂18克,半夏、茯苓各9克,神曲、莱菔子、陈皮、连翘各6克;食滞较重化热--用枳实导滞丸。

  6、肠道瘀滞证

  证候:打败内或稀溏或便秘,左少腹疼痛固定,并可扪及条索状包块,腹胀,嗳气,纳差,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玄涩。

  治法:理气化瘀。

  方药:少腹逐瘀汤。当归、赤芍各15克,元胡10克,桂枝、蒲黄各9克,川芎、五灵脂、没药各6克。

(责任编辑:张甜甜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