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消化科 > 其它疾病 > 正文
溃疡
挂号科室:外科 同类疾病:糖尿病硬皮病软下疳血栓性疾病急性女阴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病理大调查

2014-02-20 17:01:45      家庭医生在线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其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

溃疡发生部位多在胃小弯或幽门前区,后壁较前壁常见。十二指肠开始的3~4cm是溃疡的最好发部位,前壁比后壁常见。溃疡数目绝大多数是一个,少数病人可有2—3个。十二指肠前后壁的一对溃疡称相吻溃疡,十二指肠和胃同时有溃疡称复合溃疡。溃疡的大小多数直径小于2~3cm,少数(约占10%)溃疡较大,其直径在4cm以上。溃疡形态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可有各种深度,浅的限于黏膜层,深的可贯穿胃或十二指肠壁的全层。

溃疡的组织形态,在溃疡活动期,其底部由表面向深部依次有以下四层,第一层为急性炎症性渗出物;紧接一层是非特异性细胞浸润;第三层为肉芽组织;第四层为疤痕组织。呈扇形,扩展可延伸到肌层,甚至可达浆膜层。溃疡边缘的黏膜有明显的上皮细胞再生和炎症的变化,并常见到腺体的“肠化生”,在疤痕区域内的血管壁变厚,偶见内有血栓形成。

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经历了糜烂,急性溃疡,慢性溃疡的发展过程。

(1)糜烂:糜烂是黏膜层的浅凹陷,其深度未穿过黏膜肌层,肉眼呈红色点状浅凹陷,直径一般小于0.5cm,糜烂可发生于十二指肠各部,可分为急性糜烂和慢性糜烂,合并出血则为出血性糜烂,镜下观察,糜烂深浅不同,浅者仅及腺颈部,深者达黏膜肌层,但未穿过该层,糜烂底部有少量坏死组织,糜烂底部和边缘有多数中性粒细胞浸润,一般糜烂愈合后不留瘢痕。

(2)急性溃疡:急性溃疡是指穿过黏膜肌层,深至黏膜下层的溃疡,可由糜烂发展而来,直径一般小于1cm,边界清楚,镜下见黏膜及黏膜肌层已全部破坏消失,溃疡底部附着少量坏死组织,表面有少量纤维素及多数中性粒细胞渗出,可伴有出血,溃疡边缘黏膜充血,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3)慢性溃疡:15%的十二指肠溃疡为多发性,可伴发胃溃疡,肉眼观察溃疡底部,较清洁,有少量渗出物及坏死组织附着,溃疡出血时在溃疡底部可见凝血块,镜下观察:溃疡底由4层组织构成,炎性渗出物层,有中性粒细胞及纤维素细胞;其下为一层无结构的凝固性坏死组织,坏死组织层下为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

(责任编辑:数据中心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