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秋季腹泻的原因是什么?
秋季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用抗生素无效。病儿年龄大多在2岁以下,一般除发热、咳嗽、流泪等症状外,有的还伴有恶心和呕吐。秋季腹泻来势凶,小孩一旦得了秋季腹泻,常会出现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因此父母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秋季腹泻顾名思义,常常发生在秋季,每年10-11月是发病的高峰,孩子感冒后,常常出现拉肚子,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大多没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十几次。
小儿秋季腹泻可选用的西药
思密达含双八面体蒙脱石微粉,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覆盖于消化道黏膜,提高防御功能。服后不易吸收,不进入血液循环,无毒副作用。急性腹泻时可立即服用,注意首剂加量。有极少患者服后会便秘,可减少剂量继续服用或停用。一袋药(3克)需要加50毫升的水,边搅边吃,保证前后吃的浓度一致,最好地发挥药效。如果加水过少搅拌成厚糊状服用会影响药效,发生便秘。思密达吸附能力强,和其他药物同服时,应在服用思密达之前1小时或之后两小时再服用。
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微生态制剂可调节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对腹泻具显著疗效,缩短病程。临床应用的微生态制剂有双歧杆菌(丽珠肠乐、金双歧)、酪酸菌(米雅利桑爱儿A)、嗜酸乳杆菌、地衣芽孢桿菌等。抗生素能杀灭和抑制微生态制剂,制酸药、铋剂、鞣酸、活性炭、酊剂等能抑制、吸附或杀灭活菌,故不能与上述药物合用。酪酸菌微生态制剂,优于其他活菌制剂,可与抗生素并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等活菌制剂高于或低于2-8℃时易失去活性,需要2-8℃冷藏。散剂宜用温开水或温牛奶冲服。
服用硫酸锌、醋酸锌或葡萄糖酸锌等锌剂,可缩短腹泻病程,降低腹泻严重程度。锌应饭后服用减小其刺激性。忌与青霉胺、多价磷酸盐和含纤维素、植物酸多的食物同食,因为这些药物、食物中含有与锌形成不溶性复合物的物质,使锌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ORS口服补液盐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急性腹泻脱水药物,适用于轻中度脱水患者,纠正脱水的速度优于静脉滴注。冲服时应力求加水量准确,水量过少,溶液浓度过高易引起渗透性腹泻。水量可略多一些,较低浓度的葡萄糖和盐水(NaCl)有助于缩短腹泻持续时间,减少大便的量。ORS口服补液盐中含有碳酸氢钠,加热会分解,不可以用高温水冲配。ORS中的葡萄糖是细菌的营养物质, 配好的ORS长期存放细菌会大量繁殖,腹泻患者服下会有重复感染的危险,应于4至6小时内服完。腹泻停止,应立即停服,以防止出现高钠血症。
肠黏膜保护剂与微生态制剂可合用,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提高疗效。对于脱水患者应加服ORS口服补液盐。对于自行服药无效、病情严重的患者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小儿秋季腹泻可选用的中药
对于秋季腹泻,西药抗生素治疗无效,而中药则有自己的优势,对于不同原因造成的腹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1、寒泻:孩子过食生冷,或感受风寒后引起的腹泻。常见发烧,怕冷无汗,腹痛腹胀,大便清稀,肠鸣。用药可以选服“藿香正气软胶囊”,一次2粒,一日2次;或外用“小儿敷脐止泻散”贴脐,一日1次。
2、热泻:孩子肠胃积热,或外受暑湿引起腹泻。急促而量多,大便稀黏,便味酸臭,或有泡沫,小便黄等症状。可选用清热、止痛止泻中药治疗。如“周氏回生丹”,一次1~2粒;或“葛根芩连微丸”,一次1克,一日3次。
3、伤食泻:孩子过食或添加辅食不当引起的腹泻腹胀腹痛,便前哭闹,大便酸臭,或见奶瓣或不消化食物,口臭气促,食欲不振,夜卧不安等症状。用药可服“保和丸”,一次1丸,一日2次。
4、脾虚泻:孩子久病久泻,或身体虚弱引起腹泻。常见面色发黄,疲倦无力,大便松散不成形或次数多等症状。用药可用“启脾丸”,一次1丸,一日2次。
选择以上用药效果不好或病情加重时,要随时到医院请医生诊治,防止出现意外。
(责任编辑:数据中心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新生儿照蓝光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4-10-24奥美拉唑肠溶片可否长期服用及后果
2024-10-24过一周左右开始便秘,如何改善?
2024-10-24喝强骨生血口服液会导致反胃恶心吗?非
2024-10-24荨麻疹总因食物过敏复发,如何应对?
2024-10-24炎立消胶囊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024-10-24增生胃炎消化不良能吃乳酸菌素片吗
2024-10-2432 岁舌苔厚白口臭大便异常多汗怕热
2024-10-24
热门文章
幽门螺杆菌的克星,详解治疗方案与效果
2024-10-18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有什么区别?
2024-10-11中药幽门螺旋杆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样的呢?
2024-10-09幽门螺旋杆菌什么意思 应该怎样去预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术后遗症:预防与应对策略
2024-09-26治疗幽门螺旋杆菌 应该怎样去治疗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复的药物选择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肿物 内镜微创手术成功剥离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