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消化科 > 其它疾病 > 正文

黄疸性肝炎病因是什么 有哪些危害

2014-05-13 06:28:09      家庭医生在线

一般来说黄疸性肝炎可由很多病因引起,比如说甲肝、乙肝等病毒性肝炎及药物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中毒性肝炎等,引起肝脏损伤,肝脏排泄受阻等,使得患者出现黄疸症状,一般在早期症状不明显时,转氨酶ALT、AST也会出现升高,可作为早期诊断。

黄疸乙肝又称黄疸型乙型肝炎,黄疸乙肝整个病程一般分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黄疸型肝炎病因: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黄疸乙肝临床表现:黄疸前期从患者开始有症状到出现黄疸这段时间,约为数日至2周。起病时患者常感畏寒、发热,体温38℃左右,少数患者可持续高热数日。更为突出的症状是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尤其厌恶油腻食物,上腹部堵胀满闷,尿黄似浓茶水,大便较稀或便秘。黄疸期患者巩股(白睛部分)、皮肤及粘膜黄染;恢复期黄疸渐消退。

黄疸性肝炎危害有哪些?

1、损害肝脏的功能。由于肝炎病毒侵犯肝脏,并在肝细胞内不断复制。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作用下,一起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水肿、破坏使肝脏组织发生炎性侵润,充血、水肿、渗出、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等一系列变化。这样就影响了肝组织的正常状态和结构,损害了肝脏的胆红素代谢的各种功能。

2、危及生命。黄疸是由于胆红素过多引起的,黄疸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脂溶性胆红素可以沉着到脑神经核上,随着积累的越来越多,会影响正常的神经功能,还可能会引起危害极大的核黄疸。核黄疸轻者会影响人的大脑,重者当时就会危及生命。水溶性胆红素的毒性虽小,但是能引起这种胆红素升高的肝胆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性超过它本身的毒性。

3、易引起并发症。该病的转归与黄疸的性质、体质强弱、治疗护理等因素有关。阳黄若患者体质差,病邪重,黄疸日益加深,迅速出现热毒炽盛症状可转为急黄;阳黄也可因损伤脾阳,湿从寒化,转为阴黄;阴黄重感湿热之邪,又可发为阳黄;急黄若热毒炽盛、内陷心包、或大量出血,可出现肝肾阳气衰竭之候;阴黄久治不愈,可转为积聚,鼓胀。

需要强调的是,黄疸型肝炎重则可以危害生命,但是并不是说黄疸型肝炎不能治好,但乙肝治疗时要找准引起黄疸型肝炎的病因,根据每个患者情况的不同,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来治好黄疸型肝炎。一般来说甲肝、乙肝等病毒性肝炎引起的黄疸型肝炎除了给予保肝降酶退黄治疗外,还需要给予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只要黄疸型肝炎患者在发现病情时,及时的到正规的肝病研究所去进行检查化验,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的话,是完全可以治好的。

(责任编辑:付子颜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