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消化科 > 其它疾病 > 正文

腹膜后脓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14-05-29 20:54:44      家庭医生在线

腹膜后脓肿(retroperitoneal abscess)是指发生在腹膜后间隙的局限性化脓性感染,它的发生常继发于腹腔内脏器、腹膜后器官、脊柱或第十二肋的感染,盆腔腹膜后腔脓肿、以及菌血症等疾病,脓肿可向上侵及纵隔、向下沿股疝孔流入大腿,亦可穿破进入腹腔,胃肠道、胸膜、支气管,甚至形成慢性持续性瘘管。腹膜后脓肿在临床上远较腹腔脓肿少见,如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往往可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而致病人死亡。那么,腹膜后脓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腹膜后脓肿的治疗原则是:积极处理原发疾病,充分有效的引流脓肿,足量、有效的应用抗生素治疗,加强全身营养支持。

1。治疗原发疾病。

2。充分有效的脓肿引流

由于腹膜后发生感染形成脓肿后,脓腔内常有大量的坏死组织,而且腹膜后间隙为一巨大潜在性腔隙,组织疏松,无明显的间隔,感染极易扩散,如不进行有效引流或仅用抗生素治疗,病死率有时可高达100%。因此,一旦明确诊断后须尽早于脓肿低位处进行通畅引流。引流方式可选择在B超或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也可以手术切开探查引流,应视病人的全身状况、脓肿的部位、大小和范围而定。

3。手术切开引流

(1)经腹引流:传统的经腹途径引流适用于首次手术的病例,如阑尾炎、十二指肠或结肠损伤穿孔引起的腹膜后脓肿,可经腹行消化道穿孔引流或造瘘手术,并同时行脓肿引流,一般行多管引流。

(2)经后腰部腹膜后途径引流:因该途径具有避免对腹腔的污染,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快,手术直接到达腹膜后间隙,操作方便,符合低位捷径的原则,治疗效果确切等优点。因此,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脓肿未破入腹腔时,应避免经腹引流,最好采用经后腰部腹膜后途径引流。术中须疏通各脓肿间隙,对蔓延至腹股沟区等部位的脓肿亦应作切实有效的引流。

4.B超或CT引导下经后腰入路穿刺置管引流

与手术引流相比有创伤小、失血量少、仅用局麻、B超引导下经后腰入路穿刺置管引流可床边进行等诸多优点,尤其全身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引流的病人,可首先选择穿刺置管引流。其治疗效果与脓肿及其病灶的特性有关,单发、单房、脓液较稀薄者疗效好,脓液内有半固体状坏死组织的引流可能不彻底,须反复冲洗。也有人提出,脓液黏稠、脓液内有半固体状坏死组织者不适宜该法引流。对多发性脓肿或反复穿刺置管引流效果不佳者,应及时改行经后腰部切开多管引流。

5。根据脓液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

6。营养支持治疗

因腹膜后感染可引起肠麻痹,致使肠功能障碍,影响进食。而且腹膜后脓肿常被延误诊断,长时间的感染和消耗可导致患者贫血、低蛋白血症、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因此,应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以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力、促进组织愈合、控制和使感染局限。肠功能障碍恢复前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感染控制、肠功能障碍恢复后过渡至肠内营养并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责任编辑:吴敏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