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消化科 > 胃炎 > 正文

护胃专家文小敏:肠胃健康需关注 规律生活尤其关键

2017-04-06 11:58:18      家庭医生在线

2017年4月9日是国际护胃日,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第四季度胃病情况统计:胃病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并且正在以每年17.43%的速度增长。近年来,胃病的发病趋势日益呈现年轻化,中年患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护胃”专家、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文小敏教授表示:肠胃健康关系到全身的营养供应,护肠养胃除中医调理外,还需从日常生活习惯做起。

胃病多由无规律生活所致

文小敏教授讲到,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不少白领打工族、甚至老板们整天忙于事业,一日三餐没有规律,加之精神压力大,而成为胃病的高发人群。司机也一样,经常让胃处于“空城”状态。这类人群至少80%患有胃病,加之有的患者也不注意到医院就诊,久而久之,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就随之而来。另外,男性的生活压力普遍大于女性,而多数男性有抽烟、喝酒的不良嗜好,因此男性犯胃病的几率远远比女性大。

文小敏表示,胃病的起因大部分是由于无规律的生活造成,特别是一日三餐无规律,过分吃辛辣、过冷、过硬等刺激性食物。饮食习惯是消化系统健康的关键,而胃部长期不适的人,更该慎选食物种类,以减轻症状、加速恢复元气。肠胃不好时饮食以温和为最高原则,必须避免刺激和油腻的食物,烹调方法以蒸、煮为佳。

此外,针对各种不适症状,遵守不同的饮食宜忌,可加速胃部复原。文小敏提醒,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及早治疗是杜绝胃病的最佳手段。在生活上,选择健康的饮食方式是非常必要的;为减少胃病的发生率,饮食定时定量,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尽量保持良好心情;不要因工作忙、减肥或睡懒觉而不吃早餐;多吃新鲜蔬菜及杂粮;少吃麻辣烫、生冷硬的食物。另外,治疗、预防胃病的复发还必须按医生的指导,按疗程用药,千万不要因症状稍有减轻就停止服药。

护胃妙招小Tips

1。少吃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告别烟酒

烟雾和酒精都会对胃粘膜造成比较严重的刺激,破坏粘液层的完整性,导致屏障功能降低,从而引发慢性胃肠疾病。

3。中药食材帮调理

有胃病者可以吃些对胃有帮助的中药或食材,如猴头菇、前胡、淮山,这些食材已证实可以养胃,用食材煲汤、煲水均可。

4。远离损胃食物

淀粉含量太高食物少吃,如糯米、番薯、芋头,含糖量太高,胃酸一刺激容易产酸;碳酸饮料容易产气会引发打嗝,最好也不要碰。

5。亲近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除了提供人体足够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之外,对胃最有帮助的就是纤维素、水分。蔬菜、水果容易消化,不会给胃带来分解提炼的负担,而且有足够多的碱性,也可以综合胃酸。蔬菜、水果里含有的纤维素,是胃酸无法应对的,而这些纤维可以让被消化后的食物结成松软的块状,更容易通过肠道。因此,不要用工作餐来委屈自己,每餐都应该适量地加入蔬菜、水果。在选择蔬菜、水果方面,要根据各种水果的酸碱度、寒热度来食用。

6。精神集中

饮食的吸收消化,需要足够充分的的血液供应胃肠道。所以,吃饭时应专心致志,不可—心二使用。如果—边吃饭,—边思考问题;或者—边吃饭,—边看书、看电视,较多的血液要供应脑部工作,会直接影响胃肠道的血液供应。经常这样,势必会影响胃的作用,引起胃病发生。

诊室故事一:胃炎癌变几率低 面食水果可养护

62岁的陈大姐多年前开始有胃痛、胃胀症状,长期腹泻,睡眠状况不佳,先后在多家医院做了胃镜和肠镜,都被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有糜烂,慢性结肠炎,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经过正规的杀菌治疗后,陈大姐的幽门螺旋杆菌呈阴性,减轻了部分胃痛症状。但长期的胃痛、胃胀、腹泻,加上年纪较大,陈大姐一直心存疑惑,胃炎会不会恶变,时不时要做检查确认。

找到文小敏时,陈大姐带来一堆检查报告和病例。文小敏细心地为陈大姐排忧,进行科普。并告知陈大姐目前胃炎癌变的几率低于1%,且与很多因素相关,并详细告知陈大姐胃炎的日常注意事项,消除其顾虑。经中医调理,陈大姐的症状明显减轻。

文小敏指出,不仅是陈大姐这样的老胃病患者,健康的老年人也要注意饮食,如早餐尽量吃面食,避免早餐吃米粉等凉性食物;多吃水果,苹果是胃病患者最好的水果;少吃过甜的食物,避免油炸生冷食物等。

诊室故事二:肝郁脾虚型胃脘痛 情绪与康复关系密切

家居从化的40岁李某在13年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呈灼烧感,伴有呃逆、嗳气、吐酸,饥饿时双手乏力等症状,但因症状较轻,没有去医院诊治,仅仅希望通过饮食控制缓解症状。2013年2月,李某的上腹部隐痛加重,疼痛明显,在当地的医院就诊,经胃镜检查提示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并接受了护胃、制酸等治疗,但症状无明显改善。同年12月,找到文小敏就医。

据文小敏介绍,李某精神睡眠较差,食欲食量较差,全腹部胀满不适,大便黏腻,近两月体重减轻十余斤。李某自述,压力过大时能明显感到胃痛加重,伴有嗳气、泛酸、多梦、口臭等症状。文小敏指出,患者长期工作繁忙,压力较大,未予以及时疏解,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肝胃气滞,故胃脘胀痛。而久居岭南湿热之地,应酬多,且多烟酒,所以出现口臭、食欲差等情况。经辨证,属于肝郁脾虚型胃脘痛,治疗需疏肝健脾、通降和胃,辅以清热利湿,所以给予柴胡疏肝散和四逆汤合左金丸加减,经过近一月的治疗后病愈。

文小敏提醒,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因为症状发展缓慢,很多人在症状明显后才给予治疗,但大多数老年人对疼痛不敏感,症状明显时往往已发展至糜烂性胃炎或胃穿孔等严重胃病。另外,浅表性胃炎与情绪等有密切关联,上述案例中李某正因为长期压力过大,以致胃部不适,所以保持愉快的心情对胃病的痊愈非常重要。

诊室故事三:因气机郁滞常年腹痛 治疗需劳逸结合

45岁的周某,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以脐周隐痛、胀满为主。伴有呃逆、嗳气,大便时干时稀,干时,大便呈羊屎状,干结难解,偶带有黄色黏液,稀时大便粘滞不畅,便后腹痛可减轻,时有胸闷、乏力、头晕、口苦口干、欲呕等症状。周某在海南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慢性胃炎”,经多次治疗不见病情好转。2014年2月,周某因照顾患病父母,过度劳累,出现症状加重现象,伴头晕乏力、肢体轻度震颤、胸闷、咽部不适(自觉堵塞感)、呃逆、嗳气等,文小敏初诊时发现,周某精神睡眠较差,情绪低落,食欲食量一般。

文小敏指出,周某由于气机郁滞,腑气不降,出现腹部胀满隐痛、大便干结难下,呈羊屎状;大便不通,郁热内结,故见口干、口苦、头晕目眩等症。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滑乃气机郁滞之佐证。中医诊为腹痛,证属气机郁滞,治疗应予以顺气导滞,降逆通便,主以六磨汤加减。经过几次复诊后,周某的症状消失,基本痊愈。

文教授讲到,中医所称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从西医角度诊断,周某应为“肠易激综合征”。此病与情绪、饮食有着密切关联,所以在治疗的同时,患者要遵循医嘱,严格控制饮食,劳逸适度,情志调和。

诊室故事四:治疗暑湿内阻 中医有妙方

41岁的李某于2014年8月22日突然腹痛、呕吐、泄泻,泻下血水样便。即入某医院治疗,诊断为坏死性小肠炎。经对症治疗一天后,吐泻均止,但腹胀满痛却出现加重、大便不通等症状。经X光检查,发现腹部有液平面,考虑有肠梗阻情况存在,遂准备手术治疗。但患者拒绝手术,所以于当天下午转中医治疗。文小敏回忆,当时患者极为痛苦,腹胀满痛、压痛明显,大便不通,舌苔黄浊腻,脉濡。据上述症状,诊断其为暑湿证,辨证为湿热内阻,闭塞肠胃,治疗予以清热化湿、行气止痛,方以王氏连朴饮加减。

李某服第一剂药30分钟后,嗳气、矢气频作,腹胀痛缓解,但大便未通。所以在前方上加减:厚朴15克、黄连10克、广木香10克(后下)、山栀子10克、淡豆豉10克、法半夏15克、栝蒌仁10克、大豆卷10克二剂。服药后第二天大便已通,粪色黑而烂,每日2~3次。嘱患者按原方再进二剂。药后腹胀痛已除大半,其他各症均好转。

文小敏指出,本例患者起病急骤。初起以腹痛、泄泻、呕吐为主,第二天则转为大便不通,是因为暑湿所致,加上饮食不调,所以伤及肠胃。

医学指导: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治未病中心主任 文小敏教授

名医档案:文小敏 脾胃病科专家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治未病中心主任,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专科脾胃病学术带头人 、广东省第二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先后师从国医大师李今庸、孙光荣教授、广东省名中医彭胜权、罗仁教授等。现为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第一届理事务常务理事、全国膏方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承担2项国家级课题和4项省级课题,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10余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主编10余部学术专著,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

医疗擅长:擅长对胃肠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各种湿热病,如感冒、咳嗽、气管炎、胃肠病、中医虚证、湿热病证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本文指导医生:
文小敏
擅长疾病:
对胃肠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各种湿热病,如感冒、咳嗽、气管炎、胃肠病、中医虚证、湿热病证的诊治。 [详细]

(责任编辑:黄宏波 通讯员:吴佳仪)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