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消化科 > 肠道养生 > 正文

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问题层出不穷

2011-12-15 14:34:12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转载

  人类因了解不够以致过度使用抗生素。少有法规限制动物饲料中的抗生素,造成食物链污染。

  由于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在中国,细菌整体的耐药率,要远远高于欧美国家,大约为45%。抗生素,中国人习惯叫“消炎药”,作为家庭的最常备药,人们只要有点儿头痛发热,都会习惯性地吃上几片。中国人均年消费量在138克左右——这一数字是美国人的10倍。以上海市为例,近几年抽查发现,40多家样本医院使用的各类药物中,抗菌药物的费用高居首位,年消耗5亿~9亿,约占全部药品费用的1/3。在所有药品里,消费前10位中,抗生素占去半壁江山,如头孢拉定、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医院是过度使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地方,也正是“超级细菌”产生的温床。美国传染病学会前主席罗伯特.莫勒林说,MRSA最早就出现在重症监护病房中。10年以前,有关它的所有病例,都发生在医院或者疗养院里。因为分娩感染,妇产科长期以来也都是过度使用抗生素的重灾区。调查发现,在中国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70%,外科患者更是几乎人人使用,比例高达97%。

  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主要是因为人们大多对其功能理解的不彻底,使用不科学造成的。例如,本应该经过化验证明是细菌感染的病人,才实施抗生素治疗,但是很多病毒性的疾病也盲目的使用抗生素了,抗生素对病毒却是没有任何治疗效果。抗生素有自身起作用的细菌菌谱,可惜往往没有针对特定细菌采用特异性的抗生素,大家都喜欢用广谱的抗生素。这一切都会导致抗生素的过度使用。

  抗生素和石油、煤炭一样,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新的‘超级细菌’还会陆续出现,或许10~20年内,现在所有的抗生素对它们都将失去效力。”据1995-2007年疾病分类调查,中国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总发病数的49%,其中细菌感染性占全部疾病的18%~21%。也就是说,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数不到20%,其他的抗生素的使用,应该属于滥用范围。更严重的是,不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乐意使用新型、广谱抗生素,而这些本来是应该用于严重感染、挽救患者生命的。医院使用最多的10种抗生素中,超过一半都是新型抗生素。

  与此同时,抗生素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突飞猛进。在中国,每年有一半的抗生素用于养殖业。这些的抗生素被大量地添加到动物饲料中。这样做的后果是,在农场周围的空气和土壤中、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零售的肉和禽类中,甚至是野生动物体内到处都充斥着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人体内蓄积。它不仅会导致器官发生病变,而且能把人体变成了一个培养“超级细菌”的小环境。现在有许多携带“超级细菌”的患者,既没有传染病史,也没有住过医院,病因十分蹊跷,这很可能与环境有关。

  欧盟于2005年底,结束了最后4种允许添加在饲料中的抗生素的使用,分别是:莫能霉素 -钠(Monensin Natrium)、盐霉素-钠(Salino-mycin-Natrium)、卑霉素(Avil-amycin)和黄霉素(Flavophospholipol)。欧盟在2006年已全面禁止抗生素在饲料中的使用。欧盟的立法者一直坚持对牛的6种促生长激素不予批准在饲料中使用。欧盟议会的环境委员会声称,这些激素会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对处于青春期前一段时期的孩子尤其危险。整个欧盟区内都不允许奶牛养殖时使用激素。相对保守、以安全为先的欧盟政策,是欧洲长期以来优质奶源卓越声誉的基础。在我国,政协委员张晓梅多次建议立法禁止禽畜饲料使用抗生素,她指出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诱发二重感染、增加人体严重的不良反应。

  伴随抗生素的使用,还有一个明显的副作用就是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生。由于抗生素能够杀死消化道内的细菌,所以在任何一个服用抗生素的患者体内,益生菌都可能处于短缺状态。研究者惊奇的发现,抗生素的使用和过敏性疾病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随着抗生素的普及使用,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有了明显的下降,与之伴随着的是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却逐年上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病率急剧升高。根据美国相关机构的报告, 1980—1995年, 5~14岁的儿童患上哮喘的发病率增长了80%以上;在15~64岁这个年龄段,哮喘的发病率也升高了70%以上;然而对于0~4岁的婴儿,他们患上哮喘的发病率骤增了1.6倍。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导致人体中特别是消化道内,益生菌缺乏无疑是引起这一类疾病发生的重大原因。

${FDPageBreak}

  刊登在 2002年《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杂志》(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上的一篇论文,介绍了由英国科学家开展的一项大型研究。研究人员调查了近30000名儿童后发现,在出生的第一年服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哮喘、湿疹和干草热。儿童服用的抗生素越多,患哮喘、湿疹和干草热等过敏性疾病的几率就越大。

  美国的劳伦斯.威尔森医生2008年10月发表网络文章为抗生素列举了10大“罪状”:

  1. 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2. 过敏反应。

  3. 瓦解肠内有益菌群,破坏肠道生态平衡。

  4. 增加微生物的耐药性。

  5. 迟滞免疫功能。

  6. 假丝酵母菌(如念珠菌)过分增多并引起对肠子更有害的感染。

  7. 引起慢性疲劳综合征。

  8. 由于抗生素虽然没有直接伤害人体,但它解构了体内的有益细菌,降低了肠胃功能,妨碍了矿物质的吸收,而使患者营养不良。

  9. 疗效虚假。有些疾病不使用抗生素也能好。

  10.成本太高。

  使抗生素失效的耐药性细菌不断增加着,人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抑制有害菌生长提高机体抵抗力的益生菌。有代表性的益生菌: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可以将作为营养来源的糖分解成乳酸或醋酸,肠内保持酸性,可以抑制对身体有害菌的生长。细菌在肠内的势力抗衡也是此消彼长的较量,当有益菌占优势的黏附在肠道壁上,有害菌生长就会受限,较少数量就不足以危害健康。益生菌还可以提升人体的免疫功能,能增加白细胞的活性和抗体的产生。益生菌可促进那些用于免疫细胞相互沟通的物质(细胞因子等)的产生,细胞因子则能激活免疫细胞去吞噬病原体等有害微生物。

  益生菌疗法的思路是通过摄入安全无副作用的益生菌,与有害菌竞争,成为优势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从而保持身体健康。有的益生菌还可以生成一些独特的细菌素,以阻止有害细菌对人体的伤害。使用抗生素后,就像一场无情的大火烧过一片长了杂草的庄稼地,无论是庄稼还是野草都被毁灭了,肠道菌群被完全破坏,烧过的土地需要重新种植新的庄稼。同样,使用过抗生素后,要及时的补充益生菌,重建良好的肠道菌群。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在线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020-37617988 。

(责任编辑:陈添许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益生菌VS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会杀死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失调,不仅不能治病,还容易招致其他疾病的发生。面对这样的境况,益生菌则能与有害菌竞争,成为优势……详细>>

慎用抗生素 选用益生菌

一般来说,因为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而导致的水样便的腹泻,通常自我用药就能搞定。不过,在门诊里,不少患者觉得急性腹泻就是肠炎,一拉肚子就服用抗……详细>>

益生菌是缓解抗生素相关腹泻的灵丹妙药

有研究发现,预先服用一种乳杆菌制剂 Lactinex,可以有效预防由氨苄西林引起的腹泻。酸奶可以减轻红霉素治疗引起的腹泻、腹部不适、胃痛……详细>>

无需抗生素也能治疗腹泻 切忌乱用抗生素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腹泻的时候应该怎么吃?很多的腹泻的人会有这样的想法,只要是拉肚子……详细>>

宝宝过敏性腹泻别用抗生素

宝宝腹泻不止急坏了年轻的妈妈。昨天,她在网上发帖求助:详细>>

  • 陈宪海

  • 门莉

  • 余厚源

  • 刘春艳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