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有哪些护理措施
在怀孕中后期因为胎儿成长速度快,对血液的需求量大,所以孕妇容易发生贫血。而在孕期,孕妇缺乏维生素E,将会导致婴儿出现溶血性贫血。
维生素E缺乏易导致婴儿贫血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中,动物体内含量较少。维生素E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机体耐力,维持正常循环功能;还是高效抗氧化剂,保护生物膜免遭氧化物的损害;还能维持骨骼、心肌、平滑肌和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此外,维生素E与维持正常生育有关。
维生素E缺乏的临床病例,几乎完全局限于早产婴儿。可见,孕妇保证维生素E的供给是非常必要的。据有关研究认为,维生素E缺乏与早产婴儿溶血性贫血有关。
早产儿发生溶血性贫血时用a一生育酚治疗,维生素E缺乏产生的水肿、过敏和溶血贫血等症状即行消失。为了使胎儿贮存一定量的维生素E,孕妇应每日多加2毫克摄入量。
预防缺铁性贫血 从娃娃抓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我国儿童膳食中铁的摄入量不少,但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仍然很高。这是为什么呢?一方面是与我国膳食中铁的吸收率有关,另外是由于饮食不合理、挑食、偏食等。
儿童体内铁缺乏时,可引起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易疲劳、头昏、爱激动、易烦躁、食欲差、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脸色苍白、易感冒,长期贫血还会影响智力和体格的发育。
为了预防饮食不当引起的贫血,应从婴幼儿抓起,饮食结构要多样化,不要偏食,要尽早使孩子习惯于各种味道,提倡合理的营养。纠正贫血主要在于补充食物中的铁、蛋白质。另外,食物中的铁需要在酸性环境中才能被人体吸收,故还必须同时选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同时要避免饮浓茶,以防影响铁质的吸收。
缺铁性贫血有哪些护理措施?
1、非妊娠期的护理
预防缺铁性贫血,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出血性疾病和导致营养不良的疾病。加强计划生育指导,避免过多生育。
2、妊娠期的护理
加强产前检查,孕期尤其是妊娠后期应重复检查血常规。重度贫血者应注意观察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以防止贫血性心脏病造成的心力衰竭。注意观察胎儿生长发育及胎心变化,防止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宫内窘迫和死胎。当血红蛋白<60g/L,有心脏受损及血容量过多,接近预产期或短时间内需行剖宫产手术者,应少量、多次、慢速输血,有条件者最好输浓缩红细胞,以减少循环系统负担。
3、分娩、产褥期的护理
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在整个分娩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产后给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责任编辑:吴敏 )
专家答疑
种植牙骨粉多少钱一克
2024-10-25金属烤瓷牙多少钱一颗
2024-10-25马里兰桥修复义齿图解
2024-10-25种牙什么情况下需要加骨粉
2024-10-25全口种植牙齿一般需要多少钱
2024-10-25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断是否阳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话还能吃红豆吗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