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截瘫如何预防?
外伤性截瘫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那外伤性截瘫应该如何预防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外伤性截瘫是指脊柱由于受外力而导致脊髓损伤部位以下的肢体发生瘫痪的病症。多因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损伤部位易发生在脊柱活动频繁的节段或生理弧度转换处,损伤程度一般与暴力大小成正比。根据脊髓损伤的程度和病理改变,可分为脊髓休克、脊髓受压和脊髓本身的破坏三种类型。本病的诊断,依据其病史、症状、体征及X线表现,即可确诊。外伤性截瘫应与脊椎结核和肿瘤引起的截瘫相鉴别,通过X线片等检查即可鉴别。推拿治疗不完全性截瘫,趾端有痛觉存在的病例,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病因
根据脊髓损伤的程度和病理改变,可分为脊髓休克、脊髓受压和脊髓本身的破坏三种类型。
(一)脊髓休克型:脊髓本身无解剖学上的显著变化,脊髓周围亦无压迫性水肿或其他占位性病变,仅表现为功能上暂时性传导中断。临床检查,在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运动、感觉、反射和内脏功能不完全障碍,一般在1~3周后可完全或大部分恢复,不留任何器质性病变后遗症。
(二)脊髓受压型:属继发性损伤,可由下列诸因素引起,形成对脊髓的机械性压迫。如脊髓损伤后,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因血运障碍,水肿加重,使脊髓受压更为严重,一般持续1~2周。椎管内出血,硬膜外血管破裂出血,由于蛛网膜间隙大,故早期不易引起脊髓受压。髓质内出血,可造成邻近的神经细胞及神经纤维的破坏,脊髓灰质较白质更易出血,这种出血有时很广泛,可累及上、下数个脊髓节段。骨折、脱位或异物压迫,移位的椎体,碎骨片,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断裂的弓间韧带,或其他异物均可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脊髓蛛网膜粘连,由于脊髓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损伤组织机化,瘢痕组织形成,均可产生蛛网膜粘连或形成假性囊肿,压迫脊髓及马尾神经根。
(三)脊髓本身,其损伤程度可有很大差别,轻度损伤,如脊髓突然一挫,脊髓本身无明显器质性的改变,往往表现脊截髓休克,以后逐浙恢复,预后较好。重度损伤,可发生硬脊膜外血肿,随着血肿的被吸收,大部分功能可以恢复,仅留有少部分后遗症。极严重的损伤,可发生脊髓完全横断,神经细胞被破坏,神经纤维断裂,造成不可恢复的终身瘫痪。
外伤性截瘫预防措施
1、饮食保护,预防腹泻
截瘫患者由于肛门括约肌不协调,加之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常发生便秘。所以要从饮食上进行调节。患者应多吃水果、蔬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不能依赖缓泻剂和肛门栓剂。另外还要注意饮食卫生及营养,防止暴饮暴食,避免因饮食不当而导致腹泻。因为截瘫病人对大便失去控制能力且行动不便,一旦发生腹泻,会给病人及家属造成很多麻烦。[1]
2、安全保护,预防意外
截瘫病人皮肤感觉丧失,行动不便,平时不但要防止烫伤、跌伤、碰伤等意外伤害,还要预防自伤、自杀等发生。在无人护理时,各种用具要方便病人拿取,物品放置要牢靠。病人自己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3、运动保护,预防感染
截瘫病人由于行动不便,卧床时间长,户外活动少,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上呼吸道、泌尿系感染及褥疮等。要鼓励病人积极进行床上上肢运动。如利用哑铃、拉力器、床上拉手等进行锻炼。并应尽早坐轮椅参加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
4、心理保护,预防自卑
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应积极引导,循序渐进地向其解释病情,使病人充分了解自己的现状,坦然面对现实,并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外伤性截瘫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谈,有强烈的自卑感。患者认为自己是一个残废人,是家庭的累赘,社会的负担,故整天忧心忡忡,甚至拒绝治疗及进食,并常有自杀倾向。
康复护理
心理护理
患者在经过治疗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后,各方面的身体状况也逐渐平稳,已经开始接受了自己已经截瘫的现实。这段时间患者难免会情绪低落,沉默寡言,患者自认为自己已经成为一个残疾人,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甚至会出现绝食和自杀倾向;或者盲目有病乱投医,不肯相信自己一直这样。面对这些情况家属朋友们切不可任由患者自暴自弃,而是要积极引导,让患者坦然的面对接受现实,并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泌尿系护理
脊髓损伤后,患者排尿功能失去大脑及低级中枢控制,使排尿功能紊乱或丧失,表现为尿潴留。当膀胱内尿液积聚,压力增高时,尿液便会自行溢出,患者不能控制。而且膀胱内残留尿液多,很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这时要对病人进行排尿训练,导尿时要定时放尿、排空膀胱,维持膀胱的容积。撤除导尿管后,要定时按摩膀胱,控制排尿。可由轻到重从下腹部慢慢向下推按,直至膀胱内尿液全部排出。
皮肤护理
截瘫病人由于截瘫平面以下皮肤感觉丧失,神经营养功能差,极易发生褥疮。因此定时进行翻身及皮肤按摩非常重要。要鼓励病人自己定时按摩受压部位皮肤,练习自己搬动下肢翻身、床上坐起及用双手撑起躯干,抬起臀部,减少局部受压。
预防感染
截瘫病人由于行动不便,卧床时间长,户外活动少,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上呼吸道、泌尿系感染及褥疮等。要鼓励病人积极进行床上上肢运动。如利用哑铃、拉力器、床上拉手等进行锻炼。并应尽早坐轮椅参加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
饮食护理
截瘫病人由于肛门括约肌不协调,加之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常发生便秘。所以要从饮食上进行调节。患者应多吃水果、蔬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不能依赖缓泻剂和肛门栓剂。另外还要注意饮食卫生及营养,防止暴饮暴食,避免因饮食不当而导致腹泻。因为截瘫病人对大便失去控制能力且行动不便,一旦发生腹泻,会给病人及家属造成很多麻烦。
安全护理
截瘫病人皮肤感觉丧失,行动不便,平时不但要防止烫伤、跌伤、碰伤等意外伤害,还要预防自伤、自杀等发生。在无人护理时,各种用具要方便病人拿取,物品放置要牢靠。病人自己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并自觉调节心理情绪。
功能锻炼
由于病人截瘫平面以下躯体运动功能丧失,易发生肌肉萎缩、关节强直或屈曲挛缩、足下垂等。不但要帮助患者经常进行肢体被动运动,还要保持关节的功能位置,如踝关节保持在90度左右,防止下垂。并根据康复的要求及病人的情况、兴趣,逐渐加大训练强度,增加肌肉力量和神经系统的协调训练。锻炼病人不依靠陪护,独立完成翻身,穿脱衣、裤、鞋袜,处理月经,自己放便器大小便等。
(责任编辑:吴敏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有乳腺增生的话还能吃红豆吗
2024-10-2539 岁肾结石,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效
2024-10-24灵芝孢子粉能和蜂蜜一起服用吗?
2024-10-24一岁小孩缺钙,用伊可新效果好不好?
2024-10-24腰膝酸痛伴腰椎间盘突出,舒筋健腰丸有
2024-10-24痔速宁片应在饭前还是饭后服用?
2024-10-24烧伤后怕伤口发炎该如何处理?需吃消炎
2024-10-24患胆囊炎一年多怎样才能康复?
2024-10-24
热门文章
如何收缩鼻翼
2023-12-28腹内疝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3-12-22右侧肋骨下隐痛是怎么回事,严重吗
2023-10-20心脏支架手术后寿命多长
2023-10-18整容手术需要注意什么
2023-10-11怎样瘦腿比较好
2023-10-11乳腺癌化疗一次是几天
2021-10-26女生乳房长胸毛怎么办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