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神经科 > 神经科知识 > 疾病诊断 > 正文

脊髓损伤如何诊断

2014-05-12 16:18:13      家庭医生在线

脊髓损伤(spihal cord injury,SC1)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椎体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出于椎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会伴发于颈椎、胸椎、胸腰、腰椎、骶椎骨折,导致肢体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大小便障碍。

(1)根据受伤史和截瘫,即可诊断脊髓损伤。

(2)要对神经系统作反复多次的系统的检查,包括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反射、括 约肌功能等检查,根据其变化情况对脊髓损伤作进一步的具体诊断。伤后短期内脊髓功 能完全恢复者为脊髓震荡。渡过脊髓休克期进入反射增强期仍有运动、感觉、括约肌功 能障碍者,为脊髓器质性损伤或脊髓压迫。在受伤当时或数小时内感觉完全丧失,特别 是肢体瘫痪伴有震动觉丧失,多为脊髓器质性损伤。受伤后不伴有脊髓休克,初期即有 运动、感觉、反射等功能部分丧失,一般为脊髓器质性损伤。

(3)根据运动和感觉障碍的平面,结合脊柱骨折脱位的部位、脊髓造影或CT扫描 或磁共振检查,判断脊髓损伤的节段。根据不同的功能障碍表现,结合磁共振检查和体感诱发电位,推测脊髓损伤的范围和程度。

脑脊液检查

做腰椎穿刺及压迫颈静脉试验判断椎管腔有无梗阻和梗阻的程度,如临床表现进行性恶化,椎管腔有梗阻。可肯定脊髓受压,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白细胞数正常。但有的脊髓损伤,脊髓受压和椎管梗阻需在颈椎屈曲或过伸位时才能显示。如脊髓损伤伴发蛛网膜下隙和硬脊膜下腔出血时,脑脊液则成血性。椎管腔出血往往与脊髓出血合并发生。

体感诱发电位检查

通过检测脊髓功能对判断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估计预后方面均有较大的帮助。如在伤后数日或数周内反复检查均不能描出叠加波形,可判断为完全性脊髓损伤。如出现异常波形即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经多次连续检查显示异常波形渐趋正常者,提示脊髓功能有恢复的可能,预后良好。另外用节段性体感诱发电位可判断脊髓损伤的程度、节段性感觉损伤的定位和神经根的损伤。诱发电位波幅下降为脊髓损伤早期,潜伏期延长为损伤后期,出现完全性传导阻滞而诱发不出任何电位图形时,提示脊髓严重损害,预后较差。

肌电图检查

脊髓损伤后,肌电图可出现异常改变。去神经电位,脊髓损伤节段以下所支配的肌肉因失去神经支配,肌肉松弛时,不出现静息电位,而出现诸如纤颤电位、正相尖波及束颤电位等去神经电位波。异常运动单位电位,脊髓损伤后可出现神经元、神经纤维传导速度不等,肌纤维收缩有先有后,因此复合成为多相运动单位电位。当前角细胞损伤后,细胞膜的渗透性发生变化,易发生同步兴奋,而出现巨大的多相运动单位电位,可能因为残存的前角细胞代偿扩大其所支配的肌纤维,受到刺激后多个运动单位同时兴奋所致,正常人多相单位低于5%,如高于20%即视为异常。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可降低或变化不大,可作为评估脊髓神经功能的参考。

脊柱X线检查

此检查是诊断脊髓损伤的重要依据,除拍摄损伤节段的脊柱正侧位像外,还应拍摄两侧斜位像,如疑有寰枢损伤时需拍摄张口正位片。

脊髓造影检查

了解椎管内有无脊髓压迫现象。脊髓损伤时可见损伤部位椎管腔有梗阻、脊髓移位和椎间隙处充盈缺损等现象。如脊髓造影中见脊髓有移位或造影剂中断,呈水平截面状偏一边、呈刀削状或梳齿状者极大可能为硬脊膜血肿。

CT扫描检查

CT扫描能显示损伤节段椎管骨质结构的全面情况。尤其对椎弓骨折及碎骨片的位置、大小,脊椎关节突交锁等皆能清晰显示。脊髓出血可见高密度出血区在椎管中心,CT值为40~100Hu,边缘不清且不规则。脊髓蛛网膜下隙血肿多位于胸腰段,平扫为高密度。

MRI检查

MRI检查对脊髓损伤的诊断明显由于CT扫描。脊髓挫裂伤在T1,加权像上可见脊髓膨大,而无信号强弱改变。在T2加权像上呈长T2信号的水肿影像。在伴有出血的脊髓挫裂伤,无论在T1或T2加权像上均显示脊髓膨大、信号不均及局限性长T1长T2水肿区。MRI在显示椎间盘损伤及椎管内出血等方面优于CT扫描,但在骨性结构的显示上不如CT扫描清晰。

(责任编辑:张琴琴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