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血液科 > 正文
中性粒细胞减少
挂号科室:血液病科 同类疾病:白血病淋巴瘤细菌感染骨髓纤维化立克次体感染

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是什么?

2014-03-03 13:50:49      家庭医生在线

所谓白细胞减少症,就是指外周血常规中自细胞计数低于4000/毫升,粒细胞百分比正常或轻度下降等病症。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全身乏力、倦怠、腿脚酸软、头昏、食欲不振、睡眠欠佳等。那么,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都有哪些呢?

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

从中性粒细胞发生的过程看,在骨髓中可为干细胞池(多能造血干细胞—粒系定向祖细胞)、分裂池(原始粒细胞—中幼粒细胞)、贮存池(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多贮存于骨髓,是血液中的8~10倍,可随时释放入血。中性粒细胞至血液后,一半附于小血管壁,称为边缘池;另一半在血液循环中,称为循环池。结合中性粒细胞的细胞动力学,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大致分为三类:中性粒细胞生成缺陷,破坏或消耗过多,分布异常。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机制复杂,可以是单一因素,但更多是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中性粒细胞生成缺陷

(一)生成减少

1、细胞毒性药物、化学毒物、电离辐射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最常见原因,可直接作用于干细胞池和分裂池,破坏、损伤或抑制造血干/祖细胞及早期分裂细胞。某些药物可干扰蛋白质合成或细胞复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另一些药物的作用与剂量无关,可能是由于过敏或免疫因素引起。

2、影响造血干细胞的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由于中性粒细胞生成障碍而引起减少。骨髓造血组织被白血病、骨髓瘤及转移瘤细胞浸润也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

3、异常免疫和感染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是通过综合性机制起作用的,异常免疫因素(如抗造血前体细胞自身抗体)及感染时产生的负性造血调控因子的作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机制。

4、某些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如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造血干细胞缺陷而导致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

(二)成熟障碍

维生素B12、叶酸缺乏或代谢障碍,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由于粒细胞分化成熟障碍,造血细胞阻滞于干细胞池或分裂池,且可以在骨髓原位或释放入血后不久被破坏,出现无效造血。

中性粒细胞破坏或消耗过多

(一)免疫性因素

中性粒细胞与抗粒细胞抗体或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而被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破坏,见于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Felty综合征)及同种免疫性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某些非细胞毒药物或病原微生物(如肝炎病毒)进入机体形成的半抗原能与粒细胞的蛋白质结合为全抗原,从而诱发产生针对该抗原的抗体使粒细胞被破坏。

(二)非免疫性因素

病毒感染或败血症时,中性粒细胞在血液或炎症部位消耗增多;脾肿大导致脾功能亢进后,中性粒细胞在脾内滞留、破坏增多。

中性粒细胞分布异常

(一)中性粒细胞转移至边缘池导致循环池的粒细胞相对减少,但粒细胞总数并不减少,故多称为假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异体蛋白反应、内毒素血症。

(二)粒细胞滞留循环池其他部位,如血液透析开始后2~15分钟滞留于肺血管内;脾肿大,滞留于脾脏。

白细胞减少症的保健措施:

老年人粒细胞功能紊乱以获得性、继发性为多,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白血病、严惩感染等均有1种或多种粒细胞功能紊乱,但由于有关粒细胞功能的检验,平时不常开展,且其功能可随病因控制而改善,故往往不易被发现。

保健贴士:曾有药物过敏史或曾发生过用药后粒细胞减少者,应避免服用同类药物。

对接触放射线及苯等化学毒物的工作人员,须建立严格防护制度及定期检查血象;对应用细胞毒药物治疗的患者,应1~3天检查血象1次,根据粒细胞数及时减药或停药;对偶尔引起粒细胞减少的非细胞毒药物,须掌握用药适应证,特别当服用较易引起粒细胞减少的药物时(如氨基比林、甲巯咪唑等),患者应每周检查血象;对曾有药物过敏史或曾发生过用药后粒细胞减少者,应避免服用同类药物。

(责任编辑:吴敏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