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减少症的中医治疗
白细胞减少症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古方中医“虚劳”、“血虚”范畴,病机与心、肝脾、肾之阳气精血不足相关,其中与脾、肾二脏关系尤为密切,发病的关键是脾肾亏虚。脾肾不足,“虚劳”之病乃生。因此,应从健脾补肾、益气养血入手,再辅以个体中医辨证。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素体亏损或外感病邪,或久病误治,或气滞血瘀,痖瘕积聚或药物所致,气血俱虚,阴阳失和,脏腑亏损。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主四肢,主肌肉,脾虚则不运,食纳减少,消瘦乏力。肾主骨,生髓,藏五脏六腑之精气。
肾虚则髓空。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元气衰弱、正气不足、卫外功能衰弱,极易感受外邪而发病。
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常用中成药
本病可分气血两虚、下元亏损、血热、血瘀、温热等型辨治。
1、气血两虚型
面色无华,唇甲色淡,眩晕心悸,周身乏力,纳食不佳,或见低热不退,舌淡苔白见润,脉细无力。
治宜:益气养血。
可选:八珍益母丸、十全大补丸、归脾丸、补中益气丸等内服。
2、下元亏损型
症见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偏于阴虚的五心烦热,舌红少苔,偏于阳虚的四肢清冷,舌淡胖嫩,脉象沉细或沉细数。
治宜:滋补下元。
偏于阴虚的宜服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偏于阳虚的宜服金匮肾气丸、右归丸、还少丹等。
3、血热型
症见心烦急躁,夜寐梦多,舌红起刺,脉沉滑数。
治宜:凉血清热。
可选:犀角地黄丸、犀角化毒丸内服。
4、血瘀型
症见面色暗滞,肌肤甲错,腹中包块触痛,舌暗有瘀斑,脉沉涩。
治宜:活血化瘀通络。
宜选:大黄蟅虫丸、鳖甲煎丸内服。
5、温热型
症见高热,畏寒,周身酸楚,口渴欲饮,头痛且晕,咽红肿疼痛,或有溃疡,舌绛,苔黄,脉数。
治宜:清热解毒。
可选用:羚翘解毒丸、犀角解毒丸、紫雪散、安官牛黄丸等内服。
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
1、补骨脂微炒研为细末,炼蜜丸,每丸7克,每次3丸,每日3次,淡盐水送下。
2、有助于提升白细胞的中药有:丹参、鸡血蘑、虎杖,石苇,虹枣,紫河车。
3、升白汤:黄芪35克,党参16克,大枣12克,当归12克,虎杖12克,女贞子16克,旱莲草16克,鸡血藤1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针灸疗法:
1、白细胞减少症古方针灸
取穴:分2组。甲组:主穴:足三里、三阴交、绝骨、血海、膈俞。配穴:太冲、太溪。乙组:a。大椎、脾俞;b。足三里、三阴交。两组交替使用。
操作:上二方选其一,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多用补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次,6~10天为一疗程。
2、白细胞减少症的针灸疗法
取穴:合谷、气海、足三里、关元、阳陵泉、三阴交、肾俞、脾俞、血海等。
据临床辨证选用上述合适的穴位。用补的手法。
艾灸疗法
取大椎、膈俞、脾俞、肾俞等穴施隔姜灸,其中俞穴均取双侧,鲜姜片直径约2-3厘米,厚约0。-0.3厘米,艾炷半个红枣大小。每穴置生姜1片,点燃艾炷放于姜片上,使其自然燃烧,当艾炷将燃尽、患者感到灼痛时,易炷再灸。每穴灸3壮,以灸完后局部皮肤发红但不起泡为度。每日1次,连续1~9天。每灸3天查血常规1次。经查血验证白细胞升至4X109/L以上者,则随时停止治疗。治疗期间患者停用一切有提升白细胞作用的药物。有较好的疗效。
穴位贴敷疗法
取脾俞、胃俞、肾俞、肝俞、足三里(以上穴位均双侧)、中脘、血海,用人参(以红参为佳)15克,补骨脂,当归、红花各10克,附子、干姜、血竭各6克,诸药共为细末,调人生理盐水,搅拌成泥膏状,取适量置于穴位之上,用胶布固定。每3日换1次,连续5~l0次。
穴位按摩疗法
用腹部按摩加揉背的方法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先揉背,取背部俞穴,重点为心俞、肺俞、脾俞、肝俞、胃俞、肾俞,手法为揉、滚、点,捏。再行腹部按摩,酌情取穴,以上脘、中脘、下脘为主,手法为按,摩、揉、运,以补法为主,平补平泻为辅。
(责任编辑:吴敏 )
专家答疑
种植牙骨粉多少钱一克
2024-10-25金属烤瓷牙多少钱一颗
2024-10-25马里兰桥修复义齿图解
2024-10-25种牙什么情况下需要加骨粉
2024-10-25全口种植牙齿一般需要多少钱
2024-10-25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断是否阳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话还能吃红豆吗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