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呼吸科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脓肿 能增强疗效

2014-03-09 23:37:10      家庭医生在线

部分患者单用抗生素无效,加用中药后再用抗生素则有效。因此,中西医结合疗效加强的原因可能是中药调整了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抗生素得以发挥作用。并且中医能辅助患者身体的恢复,增强免疫力,能降低病情反复的可能性并且减少手术或是服西药给身体带来的负担和风险。

一般肺脓肿

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用抗生素肌注或静滴。首选青霉素500~1200万u/天,分2次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用240万u/天,每天3次肌注。疗程常需要8~12周。耐药菌或脆弱类厌氧菌,或青霉素不敏感者可用林可霉素1.8g/天,静脉滴注。甲硝唑对厌氧菌敏感可与上药联用,常用500mg/天静脉滴注。

血源性肺脓肿

血源性肺脓肿多为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应选用新青霉素Ⅱ或二、三代头孢菌素。中医则按肺脓肿的不同阶段,辨别虚实、分期辨证论治。中期者症见:恶寒高热,咳嗽痰黏,胸痛,舌苔薄黄,脉浮数。治则:祛邪清热,化痰止咳。方药:双花、连翘、牛蒡子各9g,淡竹叶、桔梗、甘草、前胡、杏仁、黄芩各6g。

成痈期,症见:高热多汗,但热而不寒,咳嗽气促,胸闷时痛,咽干烦躁,痰多稠黄,舌红苔黄,脉浮数。治则: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方药:生石膏30g,知母18g,黄芩、双花、鱼腥草、桔梗、南沙参各9g,甘草6g。

溃疡期,症见:咳脓血痰,腥臭异常,胸满气急,渴喜饮,舌黄腻,脉滑数。治则:清热解毒,逐瘀排脓。方药:苇茎30g,薏苡仁、冬瓜仁各18g,桔梗、双花、鱼腥草各9g。

恢复期,症见:偏气虚者,咳嗽日减,神疲倦怠,气短声微,便溏食欲低下,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则:补益脾肺,扶正祛邪。方药:党参、黄芪、沙参、白术各15g,麦冬、桔梗、贝母、茯苓各9g。

偏阴虚者,身热渐退,咳嗽减轻,口干多汗,五心烦 热,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治则:养阴清热,润肺化痰。方药:沙参、百合、竹茹、扁豆、双花、连翘各9g。以上方药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慢性肺脓肿和病变

在肺脓肿发展阶段,热毒伤肺、脓痰壅滞是病变的主要矛盾,故中医治疗特别强调清解蕴结的热毒,使肺脏不再受热毒烧灼;祛除脓痰,使已酿成的脓痰不再壅在肺脏内。若老年体弱或病程比较长的病例,有正气虚弱情况者,还须应用扶正之剂。



(责任编辑:吴敏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