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内科 > 正文

慢惊风治疗方法有哪些

2014-06-01 23:53:48      家庭医生在线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症,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症状。又称“惊厥”,俗名“抽风”。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来势凶猛,变化迅速,甚至可威胁小儿生命。所以,古代医家认为惊风是一种恶候。如《东医宝鉴·小儿》云:“小儿疾之最危者,无越惊风之证”。《幼科释谜·惊风》:“小儿之病,最重惟惊”。临证常将惊风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本篇简述慢惊风,急惊风已分篇述之。

本病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小儿惊厥。其中伴有发热者,多为感染性疾病所致。颅内感染性疾病常见有脑膜炎、脑脓肿、脑炎、脑寄生虫病等;颅外感染性疾病常见有高热惊厥、各种严重感染(如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败血症等)。不伴有发热者,多为非感染性疾病所致,除常见的癫痫外,还有水及电解质紊乱、低血糖、药物中毒、食物中毒、遗传代谢性疾病、脑外伤、脑瘤等。临证要详细询问病史,进行细致体格检查,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那么,慢惊风治疗方法有哪些?

以补虚治本为主,治疗过程中,可结合活血通络、化痰行瘀之法。

1。脾虚肝旺证

(1)证候面色萎黄,形神疲惫,嗜睡露睛,四肢不温,阵阵抽搐,大便清稀水样或带绿色,舌质淡,苔白,脉沉弱。

(2)治则温运脾阳、扶土抑木。

(3)主方缓肝理脾汤加减。

(4)方药党参、茯苓、白术、山药、扁豆、炙甘草、煨姜、桂枝、白芍、钩藤。

阳虚寒盛去桂枝,加附子、肉桂;腹泻不已加诃子、肉豆蔻、乌梅炭敛肠止泻;颅方发稀,夜寐哭闹不安,加生牡蛎、生龙骨。

2。阴虚动风证

(1)证候面色潮红,身热消瘦,手足心热,肢体拘孪或强直,时或抽搐,虚烦疲惫,大便干结,舌绛少津。苔光剥,脉细数。

(2)治则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3)主方大定风珠加减。

(4)方药鸡子黄、阿胶、地黄、石斛、麦冬,龟板、鳖甲、牡蛎。

虚热者加银柴胡、青蒿、地骨皮;搐搦不止者,吞服止痉散;强直瘫痪者,加全蝎、蕲蛇、乌梢蛇、地龙、白僵蚕。但须注意,风药多燥,故多佐以养血润燥之品。

3。脾肾阳虚证

(1)证候面色晄白或灰滞,精神萎顿,沉睡昏迷,口鼻气凉,额汗不温,四肢厥冷,手足蠕动震颤,大便澄澈清冷,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2)治则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3)主方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加减。

(4)方药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炮附子、肉桂、川椒、炮姜、灶心土。

抽搐频频加龙齿、钩藤;阳气回复后改用理中地黄汤或可保立苏汤,以阳中求阴,使阴阳维系,阳生阴长而搐定。

(责任编辑:吴敏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