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人吃药不管用了怎么办?医生:植入脑起搏器控制症状!
当老人家坐下或者是放松的时候,手和脚在不停抖动或者摇晃,很多人都能说出他大概是得了“帕金森”。影视剧里也是这么演的,所以大多数人对帕金森的认知就是:手容易颤抖,老年人大多都这样吧,生活质量会受点影响,但不是什么大病。如果你也是这么想的,那你对帕金森的了解就太少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刘金龙(专家预约)教授表示,帕金森不是一种正常的老化,而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目前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之后的中老年常见多发病。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表明,帕金森病有年轻化的发病趋势,在我国,有超过300万的帕金森病人,据流行病学统计,帕金森病在中国的发病率约为1%,据此推算,广东省有超过20万名帕金森病患者。但大众对帕金森的了解太少了,数据显示,有90%的人都不了解帕金森,70%的人甚至没听过帕金森。
手抖、僵直、迟缓 帕金森让生活没质量可言
帕金森对生活质量影响,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料到的。68岁的陈阿姨在退休后一直是老年大学里各种文娱活动的积极分子,指导、鼓舞着大家编舞选歌排练文艺节目,退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但意外总会在人始料未及的时候到来。帕金森的到来,完全打乱了陈阿姨的生活。手抖、僵直、迟缓,让她无法好好参加文娱活动。有一次,在老年大学里与同伴们排练,陈阿姨突然手脚不停地颤抖,摔倒在地。“他们几个人按都按不住,抖得很厉害”陈阿姨说道。陈阿姨的生活质量已经每况愈下,每天夜里的颤抖就如噩梦一般纠缠着她,“我甚至开始害怕睡觉,夜里一点都不敢动弹。”爱好越来越少,除了辗转四处求医,陈阿姨出门越来越少。
以前大家都以为帕金森是老人病,没想到青年人也会中招。31岁的黄老师是一名高中物理老师,“有一次在上完公开课后,校长说你上课的时候能多点表情吗,表情太僵硬,我当时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生病了”黄老师回忆道。后来,症状逐渐增加,每天晚上失眠,手不停颤抖。有一次在上课的时候,手脚抖动厉害,根本停不下来,“那一节课,学生都没心思上课,一直看我在讲堂上不停抖,然后哈哈大笑,也因为这样我被学校辞退了。”
除了手抖,帕金森病还有几大症状。刘金龙教授介绍,帕金森病人的肌肉是僵直的,初期感到某一肢体运动不灵活,有僵硬感,并逐渐加重,运动迟缓,甚至做一些日常生活的动作都有困难;如果拿起患者的胳膊或腿,帮助他活动关节,会明显感到他的肢体僵硬,活动其关节很困难;再者就是运动迟缓,如解系鞋带、扣纽扣等动作变得比以前缓慢许多,或者根本不能顺利完成;除此之外,字越写越小的“小写症”、“面具脸”也是其主要症状表现之一。
刘金龙教授讲解脑起搏器手术
帕金森治疗手段都是控制症状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患者的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虽不致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目前的科学研究还没有发现帕金森病的明确病因,因此目前所有的治疗手段都是控制症状。刘金龙教授指出,帕金森早期一般使用药物来控制,当疾病进展到四到五年左右,伴随药物疗效的明显下降、药物副作用出现、如‘开关现象’‘异动症状’等出现时,应进行外科治疗,植入脑起搏器,脑起搏器手术可以大大缓解帕金森病人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刘金龙教授特别强调,帕金森病不可以根治,只能控制症状,切勿轻信虚假广告宣传;另外,帕金森病要科学诊断,科学治疗,目前没有明确短期或长期临床研究证明干细胞对帕金森的治疗有效,患者切勿盲目,延误治疗时机。
刘金龙教授讲解脑起搏器手术
脑起搏器是什么?解密DBS“神”科技
近日,央视纪录片《手术两百年》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第四集《攻入颅腔》便为大家呈现了一台专业、严谨和精细的脑起搏器手术。患者是一名帕金森病人在得病后身体出现了难以控制的震颤和僵硬症状,只能长期依赖药物维持正常生活,然而随着病情的发展,药物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严重到失去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纪录片展示了医生为患者植入脑起搏器手术的过程,充分展示脑部外科手术的精细和魅力。
“脑起搏器,即脑深部电刺激(DBS),是帕金森病外科治疗领域里程碑式的新技术。它是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细微电极发射电脉冲刺激脑内核团,进而达到控制患者症状的目的,是国际上最先进的神经调控技术之一。”刘金龙教授介绍道。
从局麻到全麻手术 病人舒适度和配合度大大提高
脑起搏器手术是一项非常精密的手术,如果每一个环节都计算在内的话,那么整台手术需要200多个步骤,对医生和手术团队的要求非常高。术前,医生会先对患者进行评估,是否适合手术,从患者角度去保证最大的安全。评估完病情,首先通过核磁共振扫描了解大脑病变核团的位置,在电脑上通过手术计划系统进行手术靶点坐标测算和可视化模拟,进行影像学定位。手术中,通过微电极电生理记录系统记录手术靶点神经细胞放电信号,进行功能学定位。手术过程中还要对患者进行术中疗效测试,一般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就能感受到疗法给自己带来的改善。
这项技术目前在临床已经使用超过30年,已累计造福超过15万帕金森病患,手术细节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刘金龙教授介绍,中山一院与国际接轨,神经外科自2006年以来开展为脑深部电刺激术,广大帕友及家属带来了希望,而且手术也不断改良和完善,比如,利用电生理的监测寻找手术靶点,比传统的影像学定位更精准,误差小;从局麻发展为全麻,DBS手术需要4、5个小时,不容有丝毫偏差,如果局麻,病人是清醒的,手术操作机器的声音,尤其钻头骨的声音,容易对病人造成心理创伤,另外,要帕金森病人配合坚持这么长时间手术很困难,因此,我们中山一院开展的是全麻下脑深部电刺激术。据了解,中山一院已开展全麻脑深部电刺激术120例,例数为国内最多。经过多年验证,全麻和局麻术后效果无差别,全麻对病人的体验更优。
脑起搏器手术是治疗帕金森的微创外科手段,有效地缓解帕金森病的三个主要症状:震颤、僵直和运动迟缓,且手术不破坏大脑组织,治疗也是可逆的。”脑起搏器手术是微创手术,从术前、术中到术后都有各项保障,对医生团队、手术设备的要求非常高,而我们中山一院配备有全世界最顶尖的设备,是最早开展全麻电生理监测下STN-DBS手术的医院,加上近二十年的积极探索及国际国内交流合作,我们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广大患者可以很放心。”刘金龙教授自豪地说。
大众对帕金森病的了解程度依然非常低,加之帕金森病误诊率高,广大帕金森病患者仍然饱受着疾病的困苦,希望通过我们医疗工作者的努力,让更多人认识这一疾病,让帕金森病患者这一人群不再孤立无援。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王春兰 通讯员:彭福祥、梁嘉韵)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脊柱骨折和脊柱椎体骨折有何差异?
2024-10-20婴儿高速震荡厉害会否患脑部震荡症?
2024-10-20小脑延髓池宽 0.89CM 意味着什
2024-10-20服用谷维素后月经复来是何原因
2024-10-20如何有效治疗脑血栓后遗症
2024-10-20脑梗塞患者适宜服用哪些药物
2024-10-20小儿脑震荡有哪些显著特点?
2024-10-20脑血栓能否被治愈?
2024-10-20
热门文章
渐冻人是什么病?一篇带你全面了解
2024-10-17老年人痴呆如何治疗?要注意以下这几点
2024-10-17三叉神经痛无法吃饭、洗脸,3D可视化技术快速驱痛
2024-10-15中风严重吗?中风发作前的征兆
2024-10-14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要注意鉴别和检查
2024-10-12理解与关爱:脑性瘫痪儿童的症状与早期识别
2024-10-11失眠危害大 吃什么有助缓解失眠
2024-10-08秋季更易中风发作 如何预防中风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