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最新研究:主食吃太少减寿4年!吓得我赶紧多吃两口饭
对于老一辈人来说
一日三餐如果没有吃主食
约等于没有吃东西
但近年来
随着健康低碳饮食的流行
更多年轻人在提倡少吃或不吃主食
殊不知
这种降低主食摄入量的行为
可能正在悄悄折损人们的寿命!
权威研究:主食摄食过少,比吃过多更危险
早于2018年的时候,《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曾刊出一则研究成果:日常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或过多都可能折损寿命。
首先,该研究的科研人员解析了“美国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报告里1.5万名年龄介乎45-64岁的美国人25年的跟踪随访数据。
分析结果显示,人们日常摄入碳水化合物的量跟预期寿命之间呈“U型曲线”关系,供能占比低的人群(即:全日总摄取能量中,碳水化合物供给能量占比少于4成)和供能占比高的人群(即:供给能量占比大于7成)预期寿命都有所下降。
其后,为了进一步验证结果的准确性,科研人员又对八个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的数据,涉及亚洲、北美洲、欧洲等13个国家超过43万人,展开了详细的解析。
最终得出了相近的结论:日常摄入碳水化合物量过低/过高,预期寿命数值都少于中等摄入量的人群。具体看数字,从研究对象的50岁开始,中等量级摄入碳水化合物的人均预期生存期是33年左右,而摄入碳水总量过多会折损寿命1年,摄入过少则减寿4年。
众多的主食中,哪一种对身体健康更有利?
从上述研究成果可知,主食的摄入量是很有讲究的,不宜过多或不少。那么,主食的品类如此多,日常进食哪一种主食会更利于身体健康呢?
谷类主食属于我国的传统主食,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之余,也富含蛋白质、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成分等营养物质。
目前,市面上经过精制处理的精白米面,由于多次加工导致不少的营养物质成分流失,其膳食价值显著下降。与此同时,随着科研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文献报告指出,精制的谷类食物对于维持人体健康收效甚微。
而跟被精制处理的谷物比较,全谷物保留了更为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质、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因此,建议人们平日可以增加燕麦、薯类等全谷物的摄入量,或更利于健康。
健康吃主食记住这三点!
适量吃主食很重要,选对富有营养的主食很重要,掌握正确吃主食的技巧也很重要!人们日常吃主食的时候,别忘了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1、主食摄入要多样化。每天吃的主食只有一种或一类,容易造成个别营养的缺乏。因此,建议每人每日摄入的主食种类要尽可能多样化,可涵盖杂豆类、薯类、全谷物类。
2、控制各类主食摄入量。每类主食的推荐摄入量都有差别,人们进食时应做好数量分配。如每日薯类摄入约50-100克,全谷及杂豆类摄入50-150克。
3、采用蒸/煮的烹调手段。油炸、香煎及烤制的做法,容易造成营养物质流失,不利于健康。建议进食主食优先采用蒸/煮的烹调手段。
(责任编辑:冼仪敏 )
专家答疑
牙裂开最好的治疗方法
2024-10-21美国牙齿种植体牌子有哪些
2024-10-21iti种植牙价格多少
2024-10-21装假牙什么材质好又便宜
2024-10-21拔了牙齿一般要痛几天
2024-10-21榆林治疗早泄的医院哪个好
2024-10-21哪些人是乳腺炎的高发人群
2024-10-21甲减病吃药后多久能缓解症状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