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耳鼻喉 > 疾病 > 正文

耳朵进水警惕中耳炎 切莫掉以轻心!

2012-08-04 16:20:54      家庭医生在线

  日前,家住天河区龙洞附近的房岁男孩王龙在父母陪同在到武警医院耳鼻咽喉中心看耳朵。结果发现孩子是急性中耳炎,像此类情况每都要遇到八九起。对此,专家提醒:游泳本身是一项适宜于老少中青的运动,由于防范不到位,中耳炎成了游泳者最易患的疾病。

  据王龙说,前几天游泳,他与几个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一起,当时没有父母陪同着,他们玩的开水时就打水仗和比赛谁的速度快,结果他在比赛时呛了水,回来后耳朵痛,听家人说话像隔着层东西,有些翁翁的响。没有在意,今天感到实在不舒服才告诉父母的。对此,武警医院耳鼻喉中心主任医师董玉礼教授指出:“夏天孩子们参加游泳运动是无可厚非的,尤其中当下,许多孩子是暑假,大人上班无法顾及,条件好的到游泳池有专门人员防护,但在偏远山区或野外,每年都有孩子溺水的事故发生。作为家长都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说这些极端的例子。就拿游泳被呛水来说,有谁游泳不被呛过。但应该有个度,尤其是家长身边陪护人及时提醒,如果耳朵进水在离开水面时,在地板上跳跳,进耳的水有的会自动流出。相反,孩子没有经验,又贪玩被呛耳痛后仍多次下水,耳痛更重,伴随听力下降,才意识到问题严重这时就比较麻烦。

  这样的例子很多,前几天一位40岁左右的患者就是小时候因游泳时左耳进水,由农村条件有限没有及时治疗发展到后来经常流脓,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质量,以致出现了听力减退,只有在转动头部时而改善,时而堵塞。虽然患者非常痛苦,先后在全国各地多家医院治疗效果还是不明显,每年都要到医院对耳朵的脓肿进行清理。患者痛不欲生,不得不面对现实。对此,董教授指出,由于只有一耳患病,更不容易被察觉。这是非常危险的,首先反复中耳炎会使鼓膜穿孔增大,中耳粘连硬化,使听力进一步下降。如不适当用药,另可引起内耳神经功能下降,导致更难医治;第二中耳反复发炎可导致骨疡型或胆脂瘤型中耳炎,骨头受侵蚀时有可能导致面神经瘫、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外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第三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这种并发症是很严重的,如不及时抢救治疗,可因脑疝形成或脓肿破入脑室,引起脑室炎和暴发性弥漫性脑膜炎而死亡。

  董教授说对王龙的检查情况来看,属于急性中耳炎。主要是被呛后,水经鼻腔流入咽鼓管,咽鼓管在呛水瞬间开放,污水从咽鼓管流入中耳,导致急性中耳炎。王龙幸好就医及时,鼓膜完好、但充血明显,但是这段时间最好不要游泳,需要先治病,耳朵得消炎、止痛。制炎症防止鼓膜穿孔。”董玉礼教授向王龙家人讲解病情时指出:最近该中心每周都要接诊因游泳呛水导致急性中耳炎的有八九例,都是出现耳痛、耳闷堵、听力下降等症状才来就医的。”

  对此,董教授强调指出,一般来说,耳朵进水并不感觉痛,在出水后用棉签吸干就没什么了。但是,呛水后,水经鼻子从咽鼓管这个通道流到中耳,引起咽鼓管肿胀,污水及细菌进入中耳腔,影响咽鼓管正常开放,使得中耳内外气压不平衡,引起咽鼓管功能不良,而形成急性中耳炎。他建议:游泳时不要一头扎进水那么快那么急,防止呛水。呛水后,出现耳痛、耳闷、听力下降需及时就医,若病症继续发展,将使鼓膜穿孔,长期流脓,听力下降,治疗难度加大。另一种情况,是患有化脓性中耳炎未治愈者需要特别注意的,游泳前需做好耳部防护措施,戴耳塞,游泳完后,以单脚轻跳的方式把耳朵里的水擦干。若不做好防护游泳的时候,水经穿孔的鼓膜处流入中耳,可诱发化脓性中耳炎,出现急剧耳痛的情况。

  儿童易患急性中耳炎:

  董玉礼教授提醒家长:“儿童是急性性中耳炎的高发人群。儿童身体器官发育尚未完全,咽鼓管较成年人的短、宽、且平直,位置也比较低,加上小儿鼻咽、口咽部的淋巴组织、中耳的血管丰富,这些组织易受细菌感染;而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也是儿童时期常见病,这些邻近器官的感染易引起中耳炎症;同时,由于儿童体内缺乏防御性抗体,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弱,患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均易并发中耳炎。”但安全是第一位的,孩子出去游泳父母应当陪护,防止意外发生!

  漠视耳朵急性炎症致“耳废”

  现实生活中,讳疾忌医的事情时有发生,患者“总有希望疾病自愈的心理”,所以不是万不得已通常不会到医院就医。

  以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例,患者出现耳痛、听力下降、耳闷、耳鸣这些症状时,患者往往以为是身体出现问题,如上火、劳累、压力、紧张等因素影响,希望能“熬”到身体恢复了,这些症状也就自然消退。

  其实不然。急性中耳炎期经过及时、规范、有效的治疗可以完全控制病情,从根本上解除病灶。

  但是,若急性中耳炎患者超过8周以上不治疗者,或急性坏死行中耳炎病变深达骨质者;鼻、咽部存在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慢性没化脓性鼻窦炎等疾病易致中耳炎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如营养不良、慢性贫血、糖尿病等,婴幼儿免疫功能地下,患急性中耳炎时易演变为慢性。

  一旦发生急性向慢性的转化,这意味着治疗难度的加大,难度在于慢性病反复发作,更难于控制。同时症状加重,由最初的耳痛、听力下降、耳鸣、耳闷发展为耳内长期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等,更需要警惕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路内外并发症。

  董教授同时强调:在治疗上,每个患者的病因不一,发病程度不一,但是都有统一的治疗原则,就是控制感染,通畅引流,清除病灶,恢复听力,消除病因。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本文指导医生:
董玉礼
擅长疾病:
耳鼻咽喉、头颈肿瘤等疑难重症的诊断和治疗,成功实施数千例喉癌、全喉及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喉微创手... [详细]

(责任编辑:黄捷慧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