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症做哪些检查
聋哑症(deafmutism)系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婴幼儿期双耳听力严重损害,失去语言学习机会,造成既聋又哑的状态。聋哑症的病因分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即出生时就听不见声音,聋哑症见于遗传性聋和先天性非遗传性聋。后天性即出生时听力正常,但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严重听力损害或听力丧失。5岁以下小儿虽已学会语言技能,但因中途患严重感音性聋,不能继续巩固和听学语言,半年到一年后会逐渐忘却已掌握的语言,成为聋哑人。聋哑症做哪些检查?
聋哑症做哪些检查
聋哑症的诊断
利用各种特殊客观听力检查方法,辨断耳聋的性质和程度,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据调查,一般聋哑人听力残存率在45%~82%。临床上应依据正常小儿听力发育情况为指标进行对比,设立听力高危筛选对象,然后进行特殊的客观测听。
1。正常小儿听力发育标难
(1)新生儿至1个月:对强音振动刺激出现上肢前伸,做拥抱样反射动作,即Moro反射。据Benoh(1970年)检查新生儿有此惊动反射有仅10%~30%,很多为假阴性。
(2)第2个月对噪音无反应,对敲击鼓、铃声可出现眨眼、转头反应,对音乐反应不定。
(3)第3个月:对较大音响有较敏捷的眨眼反应。
(4)第4个月:对响声有辨别音源倾向,并开始呀呀发音。
(5)第5~6个月:对人说话与音乐有反应,能转头探视音源。
(6)第9~11个月:可坐起,能敏捷探视音源,能模仿他人语言。
(7)l岁:开始理解和学习语言,能说单字。
(8)2岁以上:可说有意义的短句。
以上列标准对比小儿,发现过期无反应或到周岁而对大声喊叫无反应不是严重耳聋,就是精神神经发育异常,应做进一步检查。
2。设立听力高危小儿范围
我国人口众多,不可能对所有婴幼儿都进行听力检查只能对可疑的即高危范围内的婴幼儿进行重点筛选检查。可参考美国1982年公布的标准。
(1)新生儿父母家族有遗传性听力障碍者。
(2)先天性或围生期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和弓形虫等。
(3)患有头颈部解剖畸形者,如耳聋综合征等。
(4)早产或出生时体重低于1 500g者。
(5)高胆红素血症,超过交换输血的适应证水平者。
(6)患过细菌性脑膜炎者,尤其是感染流感嗜血杆菌者。
(7)严重窒息,动脉血pH低于7.2,伴有昏迷、惊厥,无自主呼吸达10分钟以上者。据调查,高危范围内小儿耳聋比正常组小儿发病率高14倍。应根据设备条件给高危组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如能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应在6个月以后对小儿进行听力、语言培建训练。
3。聋哑症的婴幼儿听力检查方法
(1)行为观察测听法:
1)唤醒测听:在小儿睡着对进行。将检查发声器置于小儿耳旁10~l5cm/,观察能否惊醒,一般用小鼓,频率为250~500Hz,声强为95dB;铃声为高频频率4~6KHz。亦可喊叫名字,观察小儿有无惊醒、活动停止或寻找声源等反应。
2)纯音声场测听:需要有自由声场条件,家长陪同小儿在隔音室内,用纯音听力计通过音箱发出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纯音,观察小儿有无注视家长和寻找声源的反应,两次发声应间隔30秒以上,以便小儿恢复正常状态。
3)条件反射性测听:利用条件反射原理,在小儿面前两侧各设置音箱、上有暗盒。内装机动玩具如娃娃和狗熊等,随着发出纯音信号,暗盒内即亮灯,玩具也出现活动,借以吸引小儿注视,两侧音箱交替发声,以观察小儿有无注视玩具的反应,借此可测出听力曲线。此法适用于1~3岁小儿。
(2)客观测听:
1)声阻抗测听法:能客观测试出鼓膜声顺图和镫骨肌反射阈,可用以鉴别感音或传音性耳聋,并能测出纯音听阈。适用于3~6岁小儿。Brook(1977年)检查80例小儿,l/6患有卡他性中耳炎。
2)脑干诱发反应测听法:不受麻醉剂的影响,可客观测出诱发婴幼儿V波所需的刺激声强,此反应阈值可作为预估听阈,是目前最实用的客观测听方法。
(责任编辑:宁果容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慢性咽炎半年有异物感能用金嗓利咽丸吗
2024-10-24阿奇霉素分散片的治疗作用有哪些
2024-10-24服用咽炎片(迪康)的注意事项及咽痒咳
2024-10-24咽喉炎患者服用薄荷桉油含片应注意什么
2024-10-24近期耳鸣能否服用耳聋左慈丸及效果如何
2024-10-24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顺尔宁一次吃 2 片
2024-10-24服用该药半月效果不明显,该咋办?
2024-10-245 岁半小孩常患扁桃体炎,能常喝小柴
2024-10-24
热门文章
扁桃体发炎是什么样子的——专业解析与应对指南
2024-10-10小儿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2024-10-08颈淋巴结炎的症状有哪些
2024-09-26如何保护“金嗓子”?收好这份教师嗓音保健秘籍
2024-09-10耳朵再造是指什么
2024-08-22鼻炎鼻子不通气吃什么药
2024-08-21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有这些
2024-08-20长期耳鸣的治疗:全面解析与科学应对
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