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怎么引起的?治疗慢性中耳炎的偏方
中耳炎是中耳鼓室粘膜的炎症。多由细菌感染引起。中医称此病为“耳脓”、“耳疳”,认为是因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引起。中耳炎就是中耳发炎,是一种常见病。中耳炎常发生于8岁以下儿童,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也有发生,它经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慢性中耳炎由哪些因素引起?
慢性中耳炎由哪些因素引起
1、一般来说,分泌性中耳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故可认为本病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
2、资料显示,急性中耳炎时抗生素使用不当,如剂量不足,疗程不够,或细菌对药物有抗药性等,使炎症迁延不愈。此外,单纯依赖抗生素而忽视了鼓膜切开亦为产生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
3、变态反应可引起咽鼓管粘膜的水肿,导致咽鼓管阻塞,造成中耳负压,引起渗出或分泌机能亢进。
4、咽鼓管咽口受压阻塞,如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或淋巴组织增生,鼻咽部填塞物时间过长等,均可直接堵塞咽鼓管咽口,影响咽鼓管咽口的开放。
5、头颈部放射治疗后因鼻咽部及咽鼓管粘膜肿胀, 以及局部静脉及淋巴回流障碍,致使管腔狭窄,亦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1、可治疗所有耳病及并发症:鼓室成型手术通过切除中耳及周围骨质中病变组织藏匿的所有腔隙,很大程度减少了病灶的残留,并全面恢复听骨链的连续性。
2、修复听骨链,重建听力: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穿孔鼓膜封闭形态接近正常,重建后听骨链的活动性及连续性良好,手术后听力会逐渐提高,3个月后明显提高。
3、微创手术伤害小、并发症少:在显微镜下通过耳显微器械去除病变,同时修复鼓膜及重建听骨链,具有手术伤害小、并发症少、效果好的优点。
慢性中耳炎怎么治疗?治疗慢性中耳炎的偏方
中耳炎偏方1、露蜂房30克,黄柏15克,枯矾6克,冰片3克。
前二味放瓦上焙黄,研末,再加后二味,共研细末,装瓶。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然后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或用麻油调匀,滴入耳内3—5滴,均每日2次,一般用药后2—3天可痊愈,慢性者5—10天治愈。
中耳炎偏方2、枯矾6克,冰片1.2克,五倍子1.5克。
共研细末。用时,先按前法常规消毒后,再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每日3次。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0例,大部分治愈,疗程较短,未愈者,也有好转。
中耳炎偏方3、核桃仁适量,冰片少许。
将核桃仁捣烂(或蒸熟),用洁净纱布包好,加压挤油约15毫升,加入冰片(1—1.5克),不断搅和,使其溶解。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然后滴入药液2—3滴,再用棉球将外耳孔堵住,每日3次,连用5—10日。
中耳炎偏方4、黄连10克,冰片1克。
先研黄连,然后加冰再研匀,装瓶。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用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或浓茶水清洗外耳道脓液和药痂,并用清洁药棉擦干)。然后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每日2—3次,一般3—5天见效。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经重复验证15例,治愈13例,2例(慢性者)用药5天无效后,于本方中加青黛5克,获良效。或用黄连15克(打碎),冰片1克,乙醇(75%)100毫升。先将黄连用适量乙醇浸泡1周后,用纱布过滤,冰片加入滤液中,溶解,再加乙醇至足量,摇匀即可。用时,先按前法常规消毒,然后将本液滴耳,每次2滴,每日2次。
(责任编辑:莫克豪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耳鸣腰酸且有手淫习惯,能否服用肾宝片
2024-10-24曲安奈德鼻喷雾剂能治好过敏性鼻炎吗?
2024-10-24五岁多孩子鼻炎反复发作如何治疗用药?
2024-10-24喉咙有异物感咳不出咽不下怎样治疗
2024-10-24鼻炎患者服用甲硝唑片的剂量是怎样的?
2024-10-24哪些病的症状与慢性咽炎相近
2024-10-24联合使用蒲地蓝消炎片与复方氨那敏颗粒
2024-10-24雾霾天轻微鼻炎,头孢克肟胶囊和鼻炎康
2024-10-24
热门文章
扁桃体发炎是什么样子的——专业解析与应对指南
2024-10-10小儿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2024-10-08颈淋巴结炎的症状有哪些
2024-09-26如何保护“金嗓子”?收好这份教师嗓音保健秘籍
2024-09-10耳朵再造是指什么
2024-08-22鼻炎鼻子不通气吃什么药
2024-08-21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有这些
2024-08-20长期耳鸣的治疗:全面解析与科学应对
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