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耳鼻喉 > 疾病 > 中耳炎 > 正文

小儿容易患中耳炎有四个因素 家长不得不防

2017-10-12 14:35:32      家庭医生在线

宝宝聆听这个世界的一切美好,是妈妈们的心愿。但是,您在生活中的一些“小动作”,却极有可能伤害宝宝耳朵健康,让宝宝患上中耳炎,下面我们看看小儿中耳炎的原因有哪些?

小儿容易患中耳炎的原因

1、呼吸道及鼻咽部感染:当儿童患有感冒、鼻炎、咽炎等呼吸道及鼻咽部等疾病时,而某些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流感等细菌病毒就会通过呼吸道等进入体内,常常会引起鼻咽部的分泌物增多,当鼻咽部存在大量细菌的时候,这些病原体就很容易进入耳部。

在耳朵与咽部之间有一条斜行的管道,医学上称咽鼓管,儿童的咽鼓管与成人是不同的,它具有短、平、宽的特点,并且咽鼓管的方向几乎呈水平位,这样鼻咽部的液状物更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同样地,当儿童患有感冒后,因为细菌感染,加上用力擤鼻,刺激到咽鼓管,病原体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尤其注意春冬季节对儿童中耳炎的预防。

当3-6岁的儿童上幼儿园后,生活在集体环境,或者儿童处于吸烟、通风不好、肮脏、游泳池等不洁环境的公共场所时,家长们也要多加注意,因为这些公共场所让孩子接触感冒病菌或病毒的机会大大增加,病菌等容易通过鼻、咽、喉部等途径进入儿童呼吸道,使儿童患感冒的可能性也会增加,从而引起中耳咽鼓管的感染,诱发中耳炎。

2、婴儿喂奶不当:如婴儿平躺着喝水、喝奶,水或奶会向鼻咽方向流入,从而进入咽鼓管,导致咽鼓管受感染,有导致中耳炎的危险。所以,宝宝喝奶或其他饮料时,要将他的头抬高一些,并随时给他擦掉流出来的水或奶。

3、外耳蔓延:有一些妈妈在给儿童掏挖耳朵,虽然十分谨慎小心,但是可能儿童的不安分等不小心损伤了外耳道黏膜或鼓膜,从而导致耳朵里的分泌物进入中耳,这些分泌物含有不少的细菌,使中耳受到感染,也有可能蔓延到中耳发生炎症。实际上,耳朵里的分泌物如耳屎等对耳朵有一定的保护功能,如果实在太多了,妈妈们给儿童掏耳朵的时候注意力度,在儿童安静的时候,用棉签在耳道边上轻轻地拭去即可。

4、治疗中断:通常急性中耳炎在吃了几天药后症状就会得到缓解甚至消失,这时不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就认为儿童已经好了,停止吃药和治疗。中途停止治疗是急性中耳炎长期不愈甚至转为慢性的原因之一。

中耳炎不治疗有什么危害

1、中耳炎反反复复发作会使鼓膜穿孔增大、中耳粘连硬化,使听力下降。假设疗不当的话,还可能会引起内耳神经功能下降,在无形之中给医治难度加大。

2、中耳反反复复发作还可能会导致骨疡型或者是胆脂瘤型中耳炎,骨头受侵蚀的时候有可能导致面神经瘫、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外并发症的出现,甚至有的时候会有生命危险。

3、中耳炎还会感染临近的器官和组织,进而造成更多的并发症的出现,比方说像是咽喉炎,鼓膜穿孔,还会影响大脑的健康,威胁人的生命。

治疗中耳炎的偏方有哪些呢

偏方一、

鲜蒲公英全草。上药洗净凉干捣成糊状取汁。将耳道污物清洗干净滴入药汁,每天3次。3~5岁每天用蒲公英3株,6~10岁每天用5株,10岁以上每天用7株。主治各中耳炎。

偏方二、

麻黄6克,杏仁10克,苡仁10克,桔梗10克,远志10克,木通10克,防风7克,防己7克,蝉衣5克,制南星4克,木香4克。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闭目捏鼻鼓气10余次。又以两手掌磨擦至发热时分掩两耳门,一按一松20次左右。每日2次。 主治渗出性中耳炎。

偏方三、

升麻3克,青皮6克,黄芪10克,木香3克,苏叶10克,乌药6克,柴胡3克,大腹皮10克,川芎3克,蔓荆子6克,菖蒲3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主治航空性中耳炎。

(责任编辑:林镇武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