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耳鼻喉 > 正文

耳廓里面长了个疙瘩是怎么回事?

2025-02-21 14:23:13      家庭医生在线

耳廓里面长疙瘩,可能是由外耳道疖肿、皮脂腺囊肿、耳廓假性囊肿、瘢痕疙瘩、外耳道胆脂瘤等因素引起。

1. 外耳道疖肿:是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多因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游泳时外耳道积水等,导致细菌感染。主要症状为剧烈耳痛,张口、咀嚼时加重,可放射至同侧头部。疖肿堵塞外耳道时,可有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治疗上,早期可局部热敷或理疗,促进炎症消退;也可涂抹鱼石脂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以消炎止痛。若疖肿成熟,需及时挑破脓头或切开引流。

2. 皮脂腺囊肿:主要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其特点为缓慢增长的良性病变,呈圆形,与皮肤紧密粘连,中央可有一小色素点。一般无自觉症状,若继发感染,可出现红肿、疼痛。较小的囊肿可暂时观察,较大或有症状的囊肿,通常需要手术切除。

3. 耳廓假性囊肿:是指耳廓软骨夹层内的非化脓性浆液性囊肿,病因不明,可能与局部受到某些机械性刺激有关。患者常偶然发现耳廓前面上方局限性隆起,逐渐增大,可有胀感、波动感,但无疼痛。治疗方法有穿刺抽液并加压包扎、高渗盐水注射、手术等。

4. 瘢痕疙瘩:多因耳廓皮肤损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变性而形成的良性皮肤肿瘤。患者常有外伤、手术、烧伤等病史,瘢痕高出皮肤表面,质地坚硬,表面光滑,颜色红润而发亮,常有扩张的毛细血管。治疗可采用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治疗等方法。

5. 外耳道胆脂瘤:是阻塞于外耳道骨部的含有胆固醇结晶的脱落上皮团块,又称外耳道阻塞性角化病。病因可能与外耳道皮肤受到各种病变的长期刺激有关。患者可出现耳内堵塞感、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若继发感染,可引起剧烈耳痛。治疗主要是取出胆脂瘤,较小的可直接用耵聍钩取出,较大的需在麻醉下取出。

耳廓里面长疙瘩的原因多样,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当发现耳廓有疙瘩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过度挖耳等不良习惯。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