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眼科频道 > 眼科治疗 > 案例分析 > 正文
糖尿病
挂号科室:内分泌科 同类疾病: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1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偷窥”得来的挑针眼

2008-06-05 18:08:53  来源:《家庭医生》  作者:赵诚光  家庭医生在线
  不久前的一天,高中同学吴国带着7岁的儿子点点来诊室找我。吴国说点点昨天下午放学后,不停地用手背揉搓右眼,晚上就听点点说眼睛有点痛,当时他也没在意。谁知今早起床见点点的右眼皮又红又肿,眼睛都睁不大,点点嗷嗷叫痛,说右眼难受,没办法只好来眼科“报到”了。

  我对点点做了检查,发现他右眼睑肿胀,触痛明显。吴国说:“点点这次已是今年第5次得‘挑针眼’了,不知什么原因孩子老得这毛病,真没办法。”稍微停顿一下,吴国接着说:“点点的妈妈不知从哪里听说得‘挑针眼’是偷看异性换衣服、洗澡或上厕所得来的。为此,点点被她揍了几顿,挨骂更不用说,可儿子硬说没那回事。不过我想,孩子年龄还小,能知道些什么呢?单凭民间传说骂他、揍他,岂不荒唐?说不定还冤枉了他。可民间的确流传着‘挑针眼’是偷窥异性所致的说法。我小的时候,大人们也是这么说的。”

  其实,“挑针眼”又称麦粒肿或急性睑板腺炎,是眼睑常见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它早期局部有轻微痒痛,眼睑会出现弥漫性的红肿,小孩因不适而不停地揉搓眼睛,使红肿加剧。通常经过1~3天后,炎症会逐渐局限,形成硬结,如不治疗,多自行破溃,流出脓液,“挑针眼”也就好了。婴幼儿由于眼睑组织很疏松,容易造成较严重的眼睑红肿,甚至还会伴有发热等全身炎症反应,故应及时治疗。这时应滴用抗生素眼药水,并尽早热敷,炎症明显时可口服抗生素,往往可使炎症消退而治愈。但如果炎症加剧,出现脓头,千万不要自行用针挑或用手挤捏,以免因挤压使细菌顺着无瓣膜的静脉至海绵窦进入大脑或顺血液至眼眶引起蜂窝组织炎,甚至败血症,危及生命。

  对于已经形成硬结的,应该到医院切开排脓,一般很快就会痊愈。假如脓肿自然破溃也要请医生充分引流。因为脓肿如果引流不畅,会经久不愈,长出大量的肉芽组织,遗留较大的疤痕,造成硬结长久不消,甚至造成眼睑外翻,无法闭合,影响美观,严重者可形成兔眼症。眼睑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保护眼球。上下睑闭合,可避免外界的微生物、灰尘等的侵袭,瞬目运动又可使腺体的分泌物均匀分布于眼球的表面,滑润眼球,使角膜有正常的光泽。因此,眼睑闭合不全势必影响角膜的正常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小孩一只眼上可长2~3个,或一年之内可反复发作4~5次麦粒肿,这类病人除应注意眼部卫生或充分休息外,还应特别注意全身检查,如有无糖尿病等疾病。

  此外,要注意的是在眼睑这个部位还容易发生另一种叫霰粒肿的疾病。它是由于睑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而形成睑板腺慢性肉芽肿。其治疗方法与麦粒肿大不相同,可用热敷或者手术切除。如果手术切除后复发或是老年患者,应将切除物做病理检查,以排除睑板腺癌。

  至于点点这种情况,我嘱行右眼热敷,并配合用眼药水、口服抗生素等治疗,后来吴国来电话说点点的“挑针眼”渐渐消失了。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对“挑针眼”是偷窥得的说法根深蒂固,甚至危害不浅。要知道“挑针眼”并非偷窥来的,对它也是可以预防的。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眼部卫生,不用脏手揉眼,禁用不洁物擦眼,并积极治疗眼睑慢性病(如沙眼等),对反复发作的“挑针眼”,应查找原因。此外, 还应注意休息,适当增加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多吃水果,适当增加维生素等的摄入,提高身体抵抗力,也有预防复发的效果。

  

(以上内容仅授权家庭医生在线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张莹瑜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偷针眼”要重视,预防治疗得当最紧要

睑腺炎,古代称为“偷针”,又称“麦粒肿”。是由于化脓性细菌入侵眼睑腺体的一种急性炎症。大多数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详细>>

孩子常长“针眼”说明什么 得了麦粒肿怎么办

麦粒肿又叫“针眼”,是眼睑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在开始的时候,局部会有红肿、病痛,随后眼睑会隆起一个比米粒小的疱,触压时会感到疼痛。红肿……详细>>

针眼是眼睛发炎吗?做好这4点恢复得快

眼睛不适,用手揉搓后发现眼皮上方有一个突出物,就是我们常说的针眼。说起针眼很多人都不陌生,甚至在老一辈人的说法中是因为看了不该看的东西才……详细>>

“针眼”捏挤不得 麦粒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睫毛的毛囊和人体其他部位的毛囊不同,多了一个皮脂腺的开口。皮脂腺分泌的皮脂,经毛囊沿睫毛向外排出,以滋润眼睑皮肤,但皮脂腺分泌物却又为……详细>>

贪嘴荔枝易惹上"眼挑针" 麦粒肿患者要注意哪些

近年来“荔枝病”即因吃荔枝过量导致的低血糖症逐渐减少,而眼睛长麦粒肿、痔疮出血等情况则有所增多,尤以“新客家人”易中招。详细>>

  • 张忠辉

  • 杜翠芬

  • 刘仕群

  • 马承红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