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眼科频道 > 眼科知识 > 正文

眼药水勿乱用,选择需谨慎

2013-05-15 09:47:01       家庭医生在线

眼药水不能乱用药水,乱滴眼药水会导致多种眼科疾病,如角膜炎、结膜炎等。首先我们要知道处方眼药水跟非处方眼药水有哪些,眼药水的正确使用方式……

常用的处方用眼有四种:

消炎眼药水

用于治疗眼睛感染。如氯徽素、磺氨剂等。由於没有一种眼药水可以对抗所有的感染,所以消炎眼药水须视眼部症状而加以调整。有的细菌感染,可能已经对你所使用的眼药水产生抗药性,也可能产生药物过敏反应,所以应配合病情,依照医生的处方来使用眼药水。

治疗青光眼的眼药水

青光眼药水可引起心律不整、哮喘,用来降低眼球内之压力。某些药物可以减少房水的产生,而某些眼药则可以增加房水排出。这类眼药水皆可能有副作用,如瞳孔变小或视力模糊,但必须忍受这些副作用,因为它们对眼压的控制是不可或缺的。有一种眼药水,叫Beta阻断剂,降眼压效果良好。但可能引起呼吸困难、心跳变慢或不规则,使用这类药物时要特别小心。另外,肾上腺素也被使用来降眼压。此药可引起眼睛短暂性红眼及瞳孔散大,也可能产生心跳加速或不规则等现象。

类固醇眼药水

这是非常强力的药物,不但须经处方,且必须在眼科医生指导下方可使用。长时间使用此类眼药,可能导致青光眼或白内障。

特殊用途的眼药水

如抗癌眼药水,可防止眼翳手术后复发的几率。高张浓度眼用食盐水,可减少角膜浮肿。

非处方用眼药水有那些

不需医生处方就可买得到的眼药水,如人工泪液眼药水等。不过要记得,某些在药房可以买到的眼药水仍然含有药性。

使用这类眼药水须遵照包装说明书之指示。因为非处方眼药水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人工泪液"是一种润滑液,可以减少眼睛之刺激感。

此种眼药水可一再使用,用药次数不受限制。有过敏反应的病患,可以买未含防腐剂之眼药水来点用。

眼药水选购 如何选购眼药水?

市面上的眼药水可以分几种类型。首先是保健型的眼药水,例如含有薄荷、珍珠等的滴眼液,适合慢性结膜炎、干眼症等症状。人工泪液、玻璃酸钠模仿真眼泪的成分,能湿润眼睛、用于治疗干眼症,相对比较安全,副作用较小。

其次,市面上的药房也可以买到的治疗眼病的普通眼药水。如具有清热解毒作用、适合急性结膜炎的鱼腥草、熊胆、黄芩等中药滴眼液;还有一些是比较常用的消炎眼药水如氯霉素、利福平等。

专门针对某些疾病的眼药水往往都有副作用。如治疗青光眼、葡萄膜炎、角膜炎等的眼药水,或有缩瞳或扩瞳作用的眼药水。这些几乎都是处方药,规范管理的药房不能直接销售。

正确的点眼药水的方法

正确的点眼药水的方法是一个必须普及的知识,不正确的点滴方法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问题。

点眼药水以前一定要洗手,最好是躺着点,打开眼药水以后第一滴眼药水不要使用,可以用第一滴眼药水把瓶口可能存在的污染物给冲洗掉。

然后用食指拉开下眼睑,眼睛往上看,把眼药水滴在下眼睑的沟槽里面,千万不要把眼药水直接点在黑眼珠上。

点完后还要用手轻轻拉一下上眼皮,这样可以使眼药水均匀地涂抹在眼睛表面。

最后还要记住点完药水要用棉签放在眼内眦处挤压3-5分钟。这样做因为眼睛和鼻腔是相通的,而且正好是在眼角处相通,如果不按压住眼角,滴入的眼药水很快就会到达鼻腔、喉咙。通常一次点一滴眼药水就足够了。点药水时往往会长期保持一种固定的体位,时间长了也会引起身体不适。

眼睛是很脆弱的器官,乱用眼药水不但不能治好眼睛的不适,还可能会伤害眼睛。

>>>推荐阅读

眼部很脆弱 眼药水别滥用

人眼的外表面由泪液膜和上皮层覆盖,这二者组成医学上所说的眼表。由于直接与外界接触,眼表非常容易受到损伤,因而眼表疾病成为眼科最常见的疾病,例如结膜炎、角膜炎、干眼等,都属于眼表疾病的范畴。眼表疾病的治疗依赖于各种滴眼液,但在滴眼液的选择和应用方面存在很多误区。有的患者甚至不去医院,而是自己买眼药水点,这造成了很多滥用药物的现象。不恰当的治疗,不仅不利于治病,而且还有可能破坏眼表。眼表如此娇嫩而宝贵,用药时一定要规范谨慎。

眼药水要小心使用 视疲劳时更要慎用

专家说,近几年视疲劳在学生中的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引起青少年视疲劳的 原因主要有长时间过度用眼、长期近距离学习、阅读姿势不良、电脑屏幕亮度不合适、环境光线太暗或太亮等。如果伴有近视、远视、散光或斜视而未正确矫正,则更易出现视疲劳。视疲劳症状表现为,感觉眼睛干涩、眼皮沉重、眼睛有灼热感、视力不稳定并且有时模糊、眼睛有异物感、感觉眼睛酸胀和头痛。

眼药水多含防腐剂 13个使用常识你知多少

学生一族和上班一族平时用眼过度,当中很多人都会选择滴眼药水来缓解眼睛疲劳。但是目前很多眼药水都有防腐剂,使用不当会为眼睛带来不良后果。此外,滴眼药水的方法也是很有讲究的。

(责任编辑:刘彩婷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