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白内障的鉴别诊断方法
外伤性白内障是指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就不能看清物体,从而产生了外伤性白内障。那么,在临床上,外伤性白内障的诊断鉴别主要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相结合起来。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需要急诊手术时,术前需要进行血常规、PT、APTT、血液生化等常规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对于复杂性眼外伤的病例,在疾病早期当屈光间质受累无法窥及眼内情况时需要借助B超、X线及CT明确球内破坏情况。有异物存留时需要定位并制定异物取出的方法。在外伤后期,眼内情况稳定后,按白内障术前常规进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视网膜电图(ERG)、视觉诱发电位(VEP)等检查,对术后视力进行预测。
1。辐射性白内障
(1)患者有受辐射的历史。
(2)慢性X线等辐射损伤晶状体,混浊多从后极部开始,初期可有后囊下皮质小泡,后囊下雾状混浊及后囊下皮质点片状混浊3种表现,可单独发生,但多为混合型。
(3)后囊下皮质层出现空泡,空泡小而圆,或长期不变,或经干酪状变为小白点,不能自行吸收,且逐渐向前部及赤道部扩展。
(4)日久,后囊下皮质混浊多呈雾状与点片状混杂,整个呈薄圆片状,初期皆局限于后极附近2mm半径范围以内,距后囊近而距核后部远。
2。高度近视性后囊下皮质混浊 常带棕色,且自核后起皮质全部混浊。
3。糖尿病引起的晶状体病变 虽可位于后囊下皮质内,但小空泡较大,不圆,数量多,集成群,互相融合,可增大或缩小,辐射所致的小泡主要位于后极后囊下,不达正后极处,它的特点为小而圆,小泡形态稳定,长期不变,这些小泡与糖尿病所致者不同。
(责任编辑:吴洁媚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哪些甲状腺疾病可能会有遗传性
2024-10-25泪囊炎患者使用氧氟沙星滴眼液能治疗哪
2024-10-24看到有棱角物品感觉会刺向眼睛是何因
2024-10-24服用瑞易宁和二甲双胍片后视力模糊咋回
2024-10-24近视多年且戴过眼镜,做激光矫正手术有
2024-10-24红眼病愈后眼睛常上火且舌头干痛,如何
2024-10-24过敏性结膜炎能否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
2024-10-24肝肾阴虚致视力模糊,杞菊地黄丸有效吗
2024-10-24
热门文章
做完近视手术还会再近视吗
2024-10-22近视眼手术能安全吗
2024-10-22近视手术多大年龄能做?专业解析与适宜年龄段探讨
2024-10-21近视手术怎么样?专业解析手术效果、安全性与生活改变
2024-10-21全飞秒近视手术详解:一步了解透
2024-10-17治疗近视的仪器有哪些
2024-10-16近视350度严重吗?专业解读与应对策略
2024-10-15近视手术费多少钱?专业详解助你明智选择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