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眼科频道 > 眼科疾病 > 眼底病 > 正文

高血压眼底病主要的病理

2014-02-14 22:09:53      家庭医生在线

  30岁的小周在一家电脑公司工作,是个典型的夜班族。今年3月的一天,他起身伸了个懒腰,忽然感觉眼睛的下半部分像蒙了一块黑布一样,啥也看不见了。小周吓了一跳,赶快坐下闭眼休息了一会儿,几分钟过后,视力恢复了正常。下班后,和同事聊起此事,他才发现好几个人都出现过类似情况。到医院一看,诊断为“一过性黑蒙”,是因为视网膜动脉血管的痉挛造成的。据眼科医院专家介绍,“一过性黑蒙”虽然看起来并不可怕,但它在提示患者应该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血压、血脂情况,如果血压、血脂进一步升高,很有可能出现视网膜动脉栓塞,严重的可能导致失明。这种疾病可能是高血压、糖尿病在眼部的预兆。另外,此类患者也要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以防发生意外。

  对于“三高”人群的眼睛,专家表示可堪担忧,高血压、高血脂对眼部影响主要体现在眼底,原理和对心脑血管影响的原理一样:栓子阻塞在心脑血管就会发生心脑意外,如果阻塞在视网膜动脉,就会出现供血不足从而导致神经萎缩,而视神经一旦萎缩,就不可能再恢复了。糖尿病患者容易引发视网膜病变,而且这种病也越来越年轻化。血糖偏高容易引起眼底出血,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

  高血压性眼底病分级:

  第一级:二级分支以下的视网膜动脉痉挛性管径狭窄,但程度较轻,在未加注意的情况下常被忽略。

  第二级:上述动脉狭窄程度已较明显。在同一分支各段之间,管径粗细不一。

  第三级:除动脉痉挛性狭窄及管径不均匀的程度更为严重外,尚有视网膜水肿、出血、白斑。

  第四级:除第三级所见外,尚见有视乳头水肿。

  高血压眼底病主要的病理

  动脉压升高,是高血压病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全身小动脉狭窄,又是高血压病动脉压升高的基本因素。视网膜中央动脉为全身惟一能在活体上直接观察到的小动脉。因此,在高血压病经过中的眼底情况,常能反映机体心、肾、脑等脏器的受害程度,对高血压病的诊断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高血压病可分为慢性进行性与急性进行性两型(前者又称良性高血压病,后者又称恶性高血压病)。两者眼底所见,从总体上说:①由于视网膜动脉硬化(即器质性狭窄,下文同)继发于动脉痉挛(即功能性狭窄,下文同)持续较长时间之后,动脉硬化程度常能反映血压升高的时限;②白斑、出血、浮肿等视网膜病变和视乳头水肿,一般出现于血压强烈升高之际。所以视网膜病变与视神经视网膜病变,常标志着血压升高的严重程度。慢性进行性高血压病因病程冗长,血压升高比较温和,视网膜动脉硬化就比较明显;急性进行性高血压病因病程短促,血压升高急剧,视网膜动脉除有强烈痉挛性狭窄外,多无明显的饿硬化改变。因此,当眼底出现视网膜病变或视神经视网膜病变时,如合并有视网膜动脉显著硬化者,为慢性进行性高血压病后期;在各种病理因素的作用下,血压突然升高,而病情趋于恶化的表现。反之,如眼底仅见到视网膜病变或视神经视网膜病变,无动脉硬化或只有轻度硬化者,则为急性进行性高血压。

  慢性进行性高血压病占高血压病的绝大多数(95%左右),进展迟缓,可历时10~20年或更久而不发生重要并发症。在漫长的经过中,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全身小动脉阵发性痉挛,使血压有较大波动为第一期;全身小动脉硬化使血压升高渐趋固定为第二期;血压顽固上升,合并有心、肾、脑等严重器质损害与功能障碍为第三期。与之相应的眼底改变;第一期主要为视网膜动脉的痉挛狭窄,狭窄程度与高血压高度呈正比,并随高血压下降而恢复其原有管径;第二期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动脉硬化,硬化形成后不能再行消退;第三期,除了有显著的视网膜动脉硬化之外,可有随高血压的顽固上升而合并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甚至出现视神经视网膜病变。由此可见,眼底改变在高血压病的分期诊断上,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必须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病例的眼底均能出现上述与全身情况之间比较规律的依从关系。例如根据作者资料,即使在第三期高血压病病人当中,也有少数病例眼底仅有轻度的视网膜动脉硬化。

  眼底改变对高血压病的预后

  总的来说,眼底改变愈严重,预后亦愈恶劣。眼底改变以动脉硬化为主者,容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血管意外。以视网膜病变或视神经视网膜病变为主者,容易发生尿毒症。

(责任编辑:吴敏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