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眼科频道 > 眼科疾病 > 斜视 > 斜视症状 > 正文

假性斜视该如何辨清

2015-05-01 08:32:17      家庭医生在线

所谓的假性斜视就是指从外观上看有斜视,但经过医学检查后实际上并没有斜视,眼位正常的情况。常见的假性斜视有假性内斜视和假性外斜视,那造成假性内斜视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假性斜视的原因有这三个

1、瞳孔距离过小

当两眼眶距及瞳孔距离过小时,会给人有内斜视的感觉。而假性外斜视主要是瞳孔距离过大,会造成眼睛的外斜感。

2、婴儿间歇性内斜视

主要发生于出生4个月内的婴儿,两眼在看近处物体时引起两眼内聚,出现间歇性内斜视,4个月到半年后,当眼睛开始调节时,假性内斜视就可以自行消失了。

3、内眦赘皮

内眦赘皮是最容易误认为内斜视的,也是假性斜视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主要是由于眼内眦赘皮遮盖了眼内眦部,严重的可遮盖部分巩膜,以至于鼻侧巩膜暴露的比颞侧少,加上婴儿的鼻根过宽,从外观上给人一种内斜视(对眼)的感觉。患儿眼球向左右转动时,内转的那只眼就显得更明显。

各类斜视眼的症状有哪些

(一)外斜视眼:即眼位向偏斜,一般可分为间歇性与持续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因病人具有较好的融像能力,大部份的时间眼位可由融像能力维持在正常的位置,只有偶而在阳光下或疲乏不经心的时候,才表现出外斜的眼位。有些儿童为了避免外斜眼位引起的复视,在大太阳常会闭一只眼睛。间歇性外斜视常会发展成持续性外斜视,而偶而出现外斜视的情形变成终目持续的外斜视。

(二)内斜视眼:一般俗称斗鸡眼。眼位向内偏斜。临床上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斜视。在出生至内发生者称之为先天性内斜视。偏斜角度通常很大。后天性内斜视又分为调节性与非调节性,调节性内斜视常发生在2-3岁左右,通常会伴有中高度远视,或是异常的调节内聚力与调节比率;非调节性内斜视则和调节力与屈光状态无关。

(三)上、下斜视:即眼位向上或向下偏斜,一般较少见,上下斜视常常并有头部歪斜的情形

斜视有很多种类,根据病因分为很多种类,以上就是关于各类斜视眼的症状的介绍,斜视眼的病人因为眼位不正,其注意一个物体时,此物体影像于正常眼落在视网膜中心凹上,斜视眼眼则落在中心凹以外的位置,如此视物就会出现复视情形;一眼影像受到抑制,丧失两眼之单一视机能与立体感,有的还会导致视力发育不良而造成弱视。因此,斜视不仅是美观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若不及时治疗,常会造成无法弥补的视觉功能异常与弱视。

预防小儿斜视的最佳方法

1、3岁以前小儿

这段时间孩子的眼睛生长发育最快。出生时眼的前部结构相对较大,出生后眼的后部结构发育较快。这种发育特征使小儿眼球形状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初生婴儿缺乏双眼注视的能力,可有暂时性的斜视。婴儿期鼻骨尚未发育好,双眼距离较近,有时看上去好似内斜。

2、2~3岁的孩子

视力的调节功能发育尚未完善,眼球前后径未固定,常表现为远视,这些是发育中的正常现象。2-3岁的孩子在看电视或看近物时,由于其眼睛表现为远视,为了视物更清楚,就常常使眼的调节能力处于过度的紧张状态。假若双眼的眼肌力存在强弱不均,就容易发生斜视。斜视开始时可能是间歇性的,疲劳时斜视出现,休息后斜视消失。

这些现象容易被父母忽视,随着时间的增长,渐渐就会成为固定性斜视。如发现孩子有斜视时,要及早去医院眼科检查治疗。父母一定要耐心教导孩子配合医生进行早期轻度的斜视或间歇性斜视的矫治,以防止斜视加重固定,免得形成弱视。

(责任编辑:邹华振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