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眼科频道 > 眼科疾病 > 弱视 > 弱视诊断 > 正文

弱视是如何发生的?儿童弱视诊断标准的新调整

2016-10-08 08:08:43      家庭医生在线

人们经常看到有的孩子很小就戴上了眼镜,以为这孩子得近视眼了,其实不然,很多戴眼镜的孩子可能是弱视;弱视是指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历(比如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3岁以下儿童矫正视力低于0.5;4~5岁低于0.6;6~7岁低于0.7;7岁以上低于0.9),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弱视是如何发生的呢?

弱视主要是因为孩子的眼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斜视,两眼屈光状态不同,较高的近视或远视,以及先天性白内障等眼病,从而造成了视觉紊乱,形成弱视。

许多家长因缺乏对弱视的认识,常把弱视当成近视;这主要因为弱视和近视儿童均有歪头眯眼,频繁眨眼,步态不稳;注意力不集中;手眼协调差;写字易出格等现象;虽然弱视孩子眼睛外表看来与近视孩子一样,但弱视和近视是有区别的:近视只需配戴眼镜就可以有效矫正视力,基本上不影响学习和工作;但弱视却不同,即使配戴眼镜,视力也无法矫正到正常程度。

弱视的危害大于近视,因为单纯近视的儿童,看远模糊,看近清楚,不影响视神经发育和立体视的形成,而弱视容易形成单眼视觉,影响立体视的形成,成为“立体盲”。“立体盲”表现为看东西时没有立体感,也就是只有平面两维空间的知觉,对孩子将来的生活;升学;就业造成影响。

儿童弱视诊断标准的新调整:

现行的《眼科学》教科书标准规定,8岁以下儿童的矫正视力一旦降至0.9以下,即可被诊断为弱视。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对弱视的诊断标准为,眼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低于0.9即可被确诊,并需接受一系列治疗。按此标准,我国儿童弱视发病率为3%~4%,大约有近2000万儿童患弱视。

因此,现行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将弱视群体扩大化了。近日,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就此重新定义弱视:3岁以下儿童矫正视力低于0.5;4~5岁低于0.6;6~7岁低于0.7。

(责任编辑:邓莹莹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