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眼科频道 > 眼科知识 > 正文

视网膜脱落危害大

2012-04-09 14:18:07      家庭医生在线

  视力新生是一项艰巨而浩大的工程,走上视力不良这条道路的人越来越多,也意味着失明的豁口在一步步扩大。全世界每个角落都有不同程度的拯救潜在失明者的行动,即使是在经济、科技高度发达地区,要想把一个即将失明患者的光明留住,都必须付出超常的努力。光明本是与生俱来的,当哪天你即将失去它的时候,才会发现,找回它有多么难。应对可能失明的隐患,唯一的方法就是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与有力的控制。

  据临床研究的结论,多数视物困难都跟近视有关。近视日益普遍,从儿童、青年人到老人,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近视眼。近视患者可能并发的眼病很多,视网膜脱离就是其中之一,它跟近视有着一定程度的因果关系!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内层与视网膜色素膜上皮层间分离的病理性改变。根据其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其中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为临床常见疾病,这种病人常由于某种因素而存在视网膜变性、萎缩、变薄,或有高度近视,玻璃体液化、脱离、浓缩及与视网膜粘连等,在这些异常情况下,眼球受到震动,与视网膜粘连的玻璃体牵引,可促使变薄的视网膜形成破口,液化的玻璃体经破口处进入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形成视网膜脱离。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约为3:2,多数为30岁以上的成年人,10岁以下的儿童少见,左右眼之间差异,双眼发病率约为患者总数的15%。

  继发性视网膜脱离是眼部其它疾病或某些全身病引起,如渗出性视网膜炎、急性弥漫性脉络膜炎、妊高征性视网膜病变等,有大量渗出液积聚于视网膜下,造成视网膜脱离。某些眼外伤或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玻璃体出血以后,机化增殖的玻璃体条索牵引,把视网膜拉下来。

  对比继发性视网膜脱离,专家发现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多发于近视眼,特别是高度近视患者。有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是高度近视患者。其次,过度用眼也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

  一般视网膜脱离前期视物会有飞蚊或闪光等现象发生,当视网膜发生部分脱离时,病人在脱离对侧的视野中出现云雾状阴影。如果发生黄斑区脱离时,中心视力大为下降。视力减退的程度取决于脱离的部位、范围、玻璃体混浊程度和变性等因素。如果视网膜全脱离,视力减至光感或完全丧失。

  同时在视网膜脱离中常可发现裂孔,裂孔呈红色,周围视网膜呈灰白色。寻找裂孔和手术封闭裂孔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关键,其中第一步要做的是手术封闭裂孔,主要是激光和冷冻手术。

  激光手术原理是使视网膜裂孔被经瞳孔的激光的热效应(类似于点焊)封闭,其瘢痕起到封闭裂孔的作用。冷冻手术是将冷冻笔的探头置于眼球外部,进行冷冻裂孔部位,同激光原理一样,通过瘢痕组织达到封闭裂孔的效果。

  激光和冷冻治疗仅对视网膜裂孔有效。而视网膜脱离可能需要更为复杂的治疗,如环扎或外加压或者玻璃体切割手术。对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手术不仅操作难度大,最难的是要避免自身或手术可能产生的并发症隐患,这些隐患包括球壁穿孔、放水并发症、眼压升高。

  视网膜脱离手术可以让患者视网膜复合,但这种手术一次成功率约为90%,其中30%左右的人群还会复发,再次发生视网膜脱落。经过反复手术后,最终有3%-5%的人会失明。这也是需要克服的手术难题。

  造成视网膜脱落的原因除了高度近视、用眼过度、剧烈运动等外,一些疾病也可能诱发视网膜脱落。比如眼睛玻璃体变性、外伤,以及眼部炎症、眼部肿瘤、肾病、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这些患者除了要治疗本身的疾病外,还应该关注眼睛的变化,避免视网膜脱落,一旦脱落,要立即前往医院治疗,以免延误治疗导致视力无法恢复或失明。

  鉴于视网膜脱离原因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比一般视力不良的治疗要困难得多,一旦出现了视网膜脱离的前奏,不仅需要立即去医院作检查,还得采取措施来控制。

  和其他视力不良问题一样,视网膜脱离重在预防。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病例集中在近视患者身上来看,这种预防可以先从预防近视、高度近视开始。

  有高度近视患者不宜长期做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也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因为高度近视眼由于眼球前后不断增长,视网膜不能相应地变长,受到牵拉。当头部过多震动或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时,玻璃体震动增加,视网膜会受到牵引而导致裂孔的出现,随之液化的玻璃体会进入视网膜下,导致视网膜脱离。

  预防视网膜脱离,从点滴小事做起,时刻注意眼部健康与检查,合理用眼,均衡营养,克服视力不良,从根本上预防视网膜脱离。

(责任编辑:黄捷慧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