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
痛经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月经疾病。下面专家为你介绍湿热蕴结型痛经的辨证论治方法如下:
湿热蕴结型痛经的辨证论治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痛拒按,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痛,至经前疼痛加剧,经量多或经期长,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量多,黄稠臭秽,或伴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证候分析:湿热蕴结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壅滞,“不通则痛”,故痛经发作;湿热瘀结胞脉,胞脉系于肾,故腰骶坠痛,或平时小腹痛,至经前疼痛加剧;湿热伤于冲任,迫血妄行,故经量多,或经期长;血为热灼,故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湿热下注,伤于带脉,带脉失约,故带下量多,黄稠臭秽;湿热熏蒸,故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为湿热蕴结之征。
治疗法则: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举例:清热调血汤(《古今医鉴》)加红藤、败酱草、薏苡仁。
牡丹皮、黄连、生地、当归、白芍、川芎、红花、桃仁、莪术、香附、延胡索
方中黄连、薏苡仁清热除湿;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牡丹皮活血祛瘀通经;莪术、香附、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生地、白芍凉血清热,缓急止痛。全方共奏清热除湿,化瘀止痛之效。
若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者,酌加槐花、地榆、马齿苋;带下量多者,酌加黄柏、樗根白皮。
(责任编辑:陈晓 )
文章关键词: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常分气滞血瘀、寒凝胞宫、肝肾虚损等型论治。传统方剂如姚红四物汤、温经汤、调肝汤等投入皆有效。其中,以膜样痛经、子宫异位……详细>>
子宫肌瘤又称为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的位置及大小等情况综合考虑,符合药物治疗……详细>>
专家指出,在治疗上,中医将痛经大致分为四种类型。根据不同症状,治疗方法各不相同。详细>>
中医痛经辨证分五种证型: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瘀阻、气血虚弱、肝肾亏损。下面为大家介绍中医对痛经的辨证施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