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妇产 > 正文

妊娠期高血压有哪些分类及诊断标准?

2025-02-21 04:45:25      家庭医生在线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和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等类型,其诊断标准涉及血压、尿蛋白等多个方面。

1. 妊娠期高血压:妊娠 20 周后首次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于产后 12 周内恢复正常;尿蛋白检测阴性。

2. 子痫前期:妊娠 20 周后出现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伴有尿蛋白≥0.3g/24h,或随机尿蛋白(+)。病情严重时会出现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肺水肿、新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或视觉障碍等。

3. 子痫: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

4.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孕妇,妊娠 20 周以前无蛋白尿,妊娠 20 周后出现尿蛋白≥0.3g/24h 或随机尿蛋白(+);或妊娠 20 周前有蛋白尿,妊娠 20 周后尿蛋白明显增加,血压进一步升高,或血小板减少等上述子痫前期的表现。

5.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妊娠前或妊娠 20 周前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妊娠 20 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 12 周后。

妊娠期高血压对母婴健康有较大影响,孕妇应定期产检,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