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肝病频道 > 肝病知识 > 肝病新闻 > 正文

自采野蘑菇食用 一家三口肝功损害严重

2012-08-14 08:26:33      家庭医生在线

  近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接诊了因误食毒蘑菇导致中毒的一家三口。10日上午,记者从医院得知,母亲和女儿的情况稍微轻一些,而父亲的情况非常危险。

  在医院急诊病区,记者见到了正在治疗的李女士和年仅6岁的小女儿,目前两人仍在昏迷之中。急诊室主任邱建清告诉记者,这一家三口是滨州市博兴县人,母亲和小女儿的病情较轻,正在急诊病区内观察治疗,父亲季先生情况危险,已在重症监护室内抢救。“因为这个父亲吃得比较多,出现了黄疸等症状,肝脏损坏严重,情况非常危险。”

  据季先生的大女儿讲,父母和妹妹是被小树林里的毒蘑菇放倒的,“8月6日下过雨之后,爸妈和妹妹就去采蘑菇了,回家后他们把采摘来的野蘑菇做成了蘑菇鸡蛋汤,因为我从小就不吃蘑菇,所以才没有中毒。”6日晚,季先生和小女儿出现了轻微中毒症状,7日中午一家人才到滨医附院进行治疗。由于晚来了一天,食用的毒蘑菇已经被消化吸收,导致病情恶化非常快,“目前小孩的转氨酶从300升到了5000,这说明肝功能损坏特别严重,父亲的情况危险,母亲因为只吃了一点,所以目前情况比较稳定。”医生介绍。

  医生提醒,由于许多毒蘑菇在外观上和食用菌没有明显区别,市民很容易误食中毒,医院每年都会接诊不少被野蘑菇毒倒的患者,市民碰到野蘑菇、野木耳最好不要采摘食用。

  毒蘑菇为什么会损害肝功能?

  据了解,毒蘑菇在世界上的资源非常丰富,有200余种,目前我国已发现约80余种。每种毒蘑菇含有多种毒素,一种毒素也可存在于多种毒蘑菇中。我国已知食用蘑菇种类约有700多种,大多数美味可口的种类仍处于野生状态。

  按各种毒蘑菇中毒的主要表现分4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中毒性肝炎型。其中中毒性肝炎型最重,病死率高达50%~90%。其含毒伞毒素、鬼笔毒素。

  鬼笔毒素作用快,主要作用于肝脏。毒伞毒素作用较迟缓,但毒性较鬼笔毒素大20倍,直接作用于细胞核,导致肝细胞迅速坏死。毒蘑菇造成的肝损伤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1、间接性肝损伤:

  物质扰细胞正常代谢的某些环节,如抑制酶的活性或阻碍某一分泌过程等。肝的病变变异很大,可类似肝炎样病变,胆汁淤滞或混合性病变。可分为细胞毒型和胆汁淤滞型。

  细胞毒型,主要是选择性干扰肝实质细胞代谢的某一环节而影响蛋白质合成所致;胆汁淤滞型,患者出现黄疸和肝功能损害,认为是选择性的胆红素向胆小管排出或由血中摄取受干扰所致,黄疸可呈阻滞性,也可为肝细胞性。

  2、直接性肝损伤:

  物质属原浆毒,不但可引起肝损害,尚可造成胃肠道、肾、肺、胰、脑、心脏等多脏器损伤,对肝细胞无选择性的全面损害。

  病理上可见小叶或区带性坏死,伴有脂肪变性,肝损害严重程度与使用上述物质的量呈正相关,潜伏期短,一般不出现皮疹、发热、关节痛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误食毒蘑菇后,该怎么办?

    毒蘑菇在食用之后往往不会立刻就发病,会有一到两天的潜伏期,这会使很多人误以为蘑菇没有毒,吃的更多,反而给食用者带来更大的麻烦。误食毒蘑菇后在家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进行催吐,用筷子后者用手指抠咽喉部,催成呕吐,把毒物排出来,及时送往医院,还要保留蘑菇样品供医生救治参考。

  如何识别有毒蘑菇 

  1.看颜色。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  

  2.看形状。无毒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有毒的菌盖中央呈凸状。 

  3.看分泌物。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责任编辑:彭碧霞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