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症状侦查潜伏期的乙肝
乙肝有很多症状表现,但是潜伏期内很难发现,当病情进一步演变恶化时,乙肝的症状才逐渐明显。浑身乏力、精神不佳、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易疲劳、失眠等等都是感染乙肝的症状,而这些症状并没有代表性,所以常常不被重视。
乙肝的症状主要有:
1、全身表现
肝脏发生病变会相应出现全身表现。乙肝患者出现乏力、体力不支,容易疲劳,下肢或全身水肿,失眠、多梦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是因为肝功能损害,肝脏炎症导致消耗增加,已摄人的物质因肝功能受损,不能充分代谢,满足机体的需要。
2、消化道症状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肝脏分泌的胆汁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乙肝患者由于肝脏受损,胆汁分泌就会减少,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随之下降。肝脏的炎症还可能引起肝窦的血流障碍,导致胃肠道的充血水肿,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乙肝患者常常表现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腹痛腹胀消化道症状等。
3、出现肝掌
乙肝患者随着病情的家中会出现肝掌等症状,表现为手掌表面会充血性发红。此外,两手无名指第二指关节掌面会有明显的压痛感。
4、肝区不适、疼痛
肝脏内部缺乏痛觉神经,乙肝一般没有剧烈的疼痛。但肝的表面有一层很薄的膜,称肝包膜,肝包膜上有痛觉神经分布,当肝脏发炎肿大时,肝包膜紧张,痛觉神经受刺激,因而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
5、黄疸
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病情较重时,由于胆红索的摄取、结合、分泌、排泄等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当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以后,胆红素从尿液排出,使尿液颜色变深。它是黄疸最早的表现。但是天热出汗饮水不足、一些药物等也可引起尿液颜色的改变,应注意区别。当血液中胆红素浓度继续增加。可引起眼睛、皮肤黄疸。由于胆汁酸的排出障碍,血液中胆汁酸浓度增高,过多的胆汁酸沉积于皮肤。刺激末梢神经,引起皮肤瘙痒。乙肝患者随着病情恶化,发展为肝硬化时,脸色呈现出晦暗或黝黑,称肝病面容。此外,乙肝患者皮肤上还会出现蜘蛛痣等症状。
(责任编辑:刘彩婷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肝脏常有郁气难以排解怎样有效治疗?
2024-10-24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期能吃安络化纤丸吗
2024-10-24恩替卡韦片和六味五灵片治乙肝病毒效果
2024-10-24乙肝患者能否用贺普丁拉米夫定片治疗?
2024-10-24周围有乙肝,自身无乙肝但可能脂肪肝且
2024-10-24表弟转氨酶高服药降低后想巩固,能否再
2024-10-24肝炎患者服用茵栀黄颗粒期间能否喝酒?
2024-10-24HBeAg 和 HBsAg 阳性,肝
2024-10-24
热门文章
治疗肝硬化有什么药物?治疗肝硬化西药好还是中成药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2024-10-14胆囊炎肝硬化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024-10-11胆结石肝硬化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这4个“症状”,多是肝功能异常了
2024-10-08胆汁肝硬化的治疗和注意事项
2024-10-08我国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吗?做好这3点,掌握“逆转”机会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