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肝病频道 > 肝病分类 > 脂肪肝 > 正文

阿奇霉素可引起药肝 远离8类药物避免肝损害

2013-03-28 10:01:14      家庭医生在线

  南京市的一名14岁的中学生体检时行B 超检查,怀疑“肝硬化”,但患者无乏力、纳差、厌油、腹胀和尿黄等不适。为进一步诊治,在南京某医院肝病中心就诊,化验肝功能示TBIL 12.2μmol/L,ALT 45U/L,AST 40U/L,CT 检查提示肝表面不平。调查孩子的既往史和家族史,发现无输血史或饮酒史,父母也均非HBV携带者。进一步化验检查显示: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EB 病毒、风疹病毒、科萨奇病毒标记物阴性,抗自身免疫性肝炎抗体阴性,血清铜以及铜蓝蛋白正常。

  对孩子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肝组织病理学表现肝小叶结构模糊, 肝细胞索排列稍紊乱,肝细胞浊肿,伴重度大泡性脂肪变性,可见点状坏死,汇管区扩大,纤维组织增生明显,但尚未形成分隔,汇管区少数淋巴细胞浸润。说明孩子已经发展为重度脂肪肝,伴早期肝硬化趋势。追溯孩子的用药史,发现孩子为了治疗“支气管扩张”,已间断服用阿奇霉素两年多。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可以确定孩子的脂肪肝是由长期服用阿奇霉素导致的药物性肝炎引起的肝损害。

  调查分析显示,阿奇霉素治疗患儿确实会引起药物性肝炎的发生。而且年龄越小,应用阿奇霉素与药物性肝炎相关性就越大。所以适当降低小儿的阿奇霉素用药量,可减少药物造成的肝损害的发生。

        如何避免药物性肝炎

  尽量少用或不用肝毒性药物是避免药物性肝炎的关键办法;对原有药物过敏史及肝功能不全的病人,用药更要谨慎,尽量少用药。一方面,医生要注意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凡属过敏体质者,药物的选用、剂量、给药途径等应倍加慎重;另一方面,患者一定要严格掌握药物剂量,用药前了解其毒副作用,就诊时应把肝功能受损的病情告诉医生,以便医生根据情况减小药量、延长用药间歇期或者选用对肝脏影响较小的药物。

  对必须用药者,尽量选用同类药物中肝毒性较小的药物,或用其他药物代替。非用不可者,可短期或交替使用,注意肝功能的监测。如果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相互作用越多,形成新的肝毒性物质的机会也越多,因此,应尽量避免同类药物的重复使用。此外,新药物使用时,一定要定期检查肝功,监测各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联合用药时,需要考虑到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肝损坏的叠加和加强作用。

  能引起肝损害的常见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1、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乙酰氨基酚、保泰松等。

  2、抗菌药:抗生素类,如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等;大环内酯类药,如红霉素、螺旋霉素、四环素类等。

  3、降糖类药:优降糖、糖适平等。

  4、内分泌用药:如口服避孕药、甲睾酮、蛋白同化激素、抗甲状腺药物等。

  5、抗肿瘤药:如硫唑嘌呤、氨甲喋呤、5-氟尿嘧啶、6-巯基嘌呤等。

  6、精神类疾病用药:如氯丙嗪、三氟拉嗪、安定、奋乃静等。

  7、麻醉用药:氟烷、氯仿、甲氧氟烷等。

  8、中草药类:黄药子、麻黄、苦楝(川楝子)、苍耳子、关木通、菊三七、鱼胆、青黛、雷公藤、小柴胡汤等。

(责任编辑:彭碧霞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哪些药物会引起药物性肝损害?

药物是引起肝损害的重要病因之一,临床上,药物引起的肝损害也叫药物性肝损害或者药物性肝炎。药物引起肝病的机制因药而异,非常复杂,有些药物具……详细>>

容易引起肝损伤的5类药物需警惕

生活中哪些药物对肝脏有损害呢?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器官,任何有毒物质(包括药物)使机体中毒时,肝脏常首当其冲,因而容易引起功能损伤,尤其在肝……详细>>

肝病患者不宜使用的7类药物

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器官,口服药物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转化、代谢。因此肝脏更容易受到药物毒性损害。所以,肝病患者用药需要谨慎,很多患有……详细>>

3个用药原则让你避开药物性肝损害 如何用药避开药物性肝损害?

研究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慢性没有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大约占了一亿以上的人群,患有慢性乙肝疾病患者约三千万。近几年来,针对乙肝疾病患者,……详细>>

警惕药物肝毒性侵犯肝炎患者

药物性肝炎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规范的用药来进行有效预防。对于药物性肝炎患者来说,预防的关键就在于减轻药物肝毒性,患者应正确……详细>>

  • 邝小枫

  • 陆枫林

  • 诸葛宇征

  • 王友凤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