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肝病频道 > 肝病分类 > 其他肝病 > 正文

溶血性黄疸如何诊断?

2014-05-18 06:08:06      家庭医生在线

溶血性黄疸主要是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或红细胞受外源性因素损伤,使红细胞遭到大量破坏,释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致使血浆中非脂型胆红素含量增多,超过肝细胞的处理能力则出现黄疸。另外,脾脏机能亢进时,使红细胞破坏,由于大量红细胞的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性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超过正常的水平而出现黄疸。

溶血性黄疸诊断

溶血性黄疸的诊断主要靠下列实验室检查:

①粪胆原及尿胆原含量增加;

②血清胆红素增加,凡登伯试验呈间接反应;

③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多;

④血清铁含量增加;

⑤骨髓红系统增生旺盛。详见溶血性贫血节。

体征

①巩膜多见轻度黄染,在急性发作时有发热,腰背酸痛,皮肤粘膜往往明显苍白;

②皮肤无瘙痒;

③有脾大;

④有骨髓增生旺盛的表现;

⑤血清总胆红素增高,一般不超过85μmol/L,主要为间接胆红素增高;

⑥尿中尿胆原增加而无胆红素,急性发作时有血红蛋白尿,呈酱油色,慢性溶血时尿内含铁血黄素增加,24小时粪中尿胆原排出量增加;

⑦在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时,红细胞脆性增加,地中海贫血时脆性降低。

(责任编辑:尹浩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