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囊状扩张症的临床症状
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2∶1,患者在出生后的5~20年多无临床症状一般于青年时期开始发病,但少数病人亦可终身无症状。好发年龄21~49岁。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是一种伴有胆汁淤积的外科胆道疾病。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可发生于除胆囊外的肝内,外胆管的任何部位。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腹痛、黄疸和腹部包块,但临床上具有典型的三联征者非常少见,大多数病人无特异性临床表现。
1、腹痛
一般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右上腹部或脐周围阵发性钝痛、胀痛或绞痛,发作时患儿非常痛苦,过后又如正常儿。有时高脂肪或多量饮食可诱发腹痛发生。幼小病儿因不会诉说,常易误诊。有的腹痛反复发作,持续数月乃至数年,疼痛发作时常伴有黄疸,并可同时有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如腹痛变为持续性,同时伴有发热、黄疸,提示胆管炎的表现;如突发急性腹痛并有腹膜刺激症状,常见胆总管穿孔,继发腹膜炎。
2、腹部肿块
多于右上腹部或腹部右侧有一囊性肿块,上界多为肝边缘所覆盖,大小不一。有时因胆总管下端炎症水肿的消退或胆总管末端瓣状皱襞的活瓣作用,胆汁排出则囊肿变小,黄疸亦渐消退,因此造成囊肿大小变化,在本病的诊断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梭状型胆管扩张症和囊肿较小时不能触及腹部肿块。
3、黄疸
由于胆总管远端多有不同程度狭窄。胆管炎时远端黏膜水肿,使管腔更为狭窄,出现阻塞性黄疸;黄疸出现和加深说明因胆总管远端梗阻,胆汁引流不畅所致,可能是由于合并囊内感染或胰液反流所引起。当炎症好转,水肿消退,胆汁排出通畅,黄疸可缓解或消退,因此间歇性黄疸为其特点,大多数病例均存在此症状。出现黄疸时间隔期长短不一,严重黄疸可伴有皮肤瘙痒,全身不适。部分患儿黄疸加重时,粪便颜色变淡,甚至呈白陶土色,同时尿色深黄。
除3个主要症状外,合并囊肿内感染时可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8℃~39℃,亦可因炎症而引起恶心、呕吐的消化道症状。长期阻塞性黄疸可造成肝、胰功能损害,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而发生营养不良以及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而引起的出血倾向。
(责任编辑:尹浩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肝复康丸能降谷丙转氨酶吗?求用药指导
2024-10-24乙肝小三阳久未复查,现喉咙有痰、厌食
2024-10-2466 岁老人尿频尿急十几年,前列康无
2024-10-24乙肝小三阳 20 年黄疸反复用药未稳
2024-10-24转氨酶偏高能否服用肝复康丸?
2024-10-24不知某种药能否继续服用及求有效药
2024-10-24肝硬化患者服用恩替卡韦一年后血糖升高
2024-10-24青霉素过敏者能否服用恩替卡韦分散片
2024-10-24
热门文章
治疗肝硬化有什么药物?治疗肝硬化西药好还是中成药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2024-10-14胆囊炎肝硬化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024-10-11胆结石肝硬化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这4个“症状”,多是肝功能异常了
2024-10-08胆汁肝硬化的治疗和注意事项
2024-10-08我国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吗?做好这3点,掌握“逆转”机会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