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长期不换会患肝癌?酗酒要警惕肝癌侵袭
癌症越来越多的成为人们口中的话题,关于什么致癌,什么防癌的话题经久不衰。然而,网上很多的传言有真有假,真假难辨。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专家对于肝癌原因的说法,或者可以破除一些人们心中的不安。
近来网络上疯传一种说法:竹制筷子使用超过六个月以上,会滋生“黄曲霉毒素”进而诱发肝癌。其实,对于筷子用久易致肝癌这种说法,是危言耸听。虽然黄曲霉毒素的确是一部分肝癌的诱因,但只有长期食用大量的霉变食物,摄入人体的黄曲霉毒素才足以达到致癌量。一般来说,民众日常使用的木筷子、竹筷子,每天都要被流水洗和开水烫。在这种环境下,黄曲霉毒素本身就很难生存。
目前我国肝癌发病诱因主要以病毒感染为主,原发性的本就不占多数。如果说筷子用久了也能够导致肝癌的话,我国肝癌发病率就远不止现在的数字了。医生认为,大众无需对用筷过于紧张。
同时提醒,筷子毕竟每天接触人体,虽然不必换得过于频繁,但还是应该每日清洁和定期消毒,保持卫生以防病从口入。
酗酒也要警惕肝癌的侵袭
嗜烟嗜酒者肝硬化的发病率是想法高的,而肝硬化和肝癌的关系又十分紧密,肝硬化的形成和加重,势必引发肝癌。严格地讲,饮酒不是患病的直接原因,但饮酒是致癌物的助手或推销员,能促进致癌物的致癌作用,还能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
流行病学统计表明,乙肝流行的地区往往也是肝癌的高发地区,患过乙肝的人确实比没有患过乙肝的人患肝癌的机会要多,这种危险性高达10.7倍之多。
大多数肝癌的高发年龄在四十岁以后,这是由于致癌因子的作用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甚至长达数十年之久。所以肝癌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50—60岁之间是个高发年龄段。
长期进食霉变食物、食含亚硝酸盐食物以及食物中微量元素硒的缺乏也是促发肝癌的重要因素之一。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是诱发癌症的主要因素,黄曲霉毒素是目前为止唯一一种明确其有致癌作用的物质。同时它也是肝癌的辅助病因之一。亚硝酸盐存在于自然界的很多食物中,蔬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大约是4毫克/公斤,豆类更高,可以达到10毫克/公斤。亚硝酸的盐是不会蓄积在体内的,它可以通过尿液排出,日常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大量的亚硝酸盐对能人体产生很大危害,它可以转变成亚硝胺类物质,这类物质有明确的致癌作用。
肝癌的致病原因有哪些
肝癌的病因是什么呢?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出现了肝癌这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这种疾病再发生的时候,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身体的不良状况,关于肝细胞性肝癌的原因,牵涉到很多因素。一般认为主要危险因素在于乙肝及丙肝病毒感染。
饮食:
不合理饮食,暴饮暴食,可以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影响肝脏功能,此外,如果食用发霉和烧糊的食物,其中的黄曲霉毒素可以诱发肝脏癌变。
酒精:
长期饮酒会导致酒精中毒或者引起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这些都可能导致肝癌的发生,因此需要戒酒。
饮水:
在一些肝癌高发区的调查,可以发现水中含有多种有机致癌物质,尤其是污染的沟水,在饮用后会增加肝癌的发生率。
肝炎:
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乙肝和丙肝,是引发肝癌的病因,尤其是乙肝,其肝癌发生率是健康人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很多肝癌患者都有慢性肝炎病史。
肝硬化:
临床上肝癌合并肝硬化的发生率很高,肝硬化只需要几年时间就可以转化为肝癌,其中主要是坏死性肝硬化和肝炎后肝硬化,因此肝硬化是肝癌的病因,这也间接证明了肝炎与肝癌之间存在关系。
化学致癌物质:
一些化学物质,如亚硝基化合物可以引发肝癌,此外,黄樟毒、农药等都可能诱发肝癌。
关于肝癌的病因有哪些的介绍就是这些,在日常生活中,最终要的就是注意日常的预防,如果发现有一些不适的症状,要提高警惕,尽早的去医院进行检查就医,最后祝您身体健康。
(责任编辑:郑梦雪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乙肝携带者看不懂检查指标怎么办
2024-10-24乙肝患者多种药物治疗后指标正常,何时
2024-10-24急性乙型肝炎能否通过药物治好及用药时
2024-10-24水飞蓟宾胶囊的治疗用途及效果如何
2024-10-2424 岁女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求
2024-10-24谷丙转氨酶 140 复查,身高 17
2024-10-24转氨酶过高怎样能快速降下来
2024-10-24乙肝小三阳患者能否食用蜂蜜泡蒜
2024-10-24
热门文章
治疗肝硬化有什么药物?治疗肝硬化西药好还是中成药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2024-10-14胆囊炎肝硬化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024-10-11胆结石肝硬化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这4个“症状”,多是肝功能异常了
2024-10-08胆汁肝硬化的治疗和注意事项
2024-10-08我国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吗?做好这3点,掌握“逆转”机会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