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肝病频道 > 肝病分类 > 肝血管瘤 > 正文

肝血管瘤大于5cm需治疗 射频消融治疗优势大

2015-12-11 08:06:56      家庭医生在线

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目前认为血管瘤不癌变,吃药无效。那么,什么样的肝血管瘤需要治疗呢?有哪些有效的治疗方法呢?

肝血管瘤体积大于5cm需积极治疗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大多数肝血管瘤直径小于5厘米,且生长缓慢,无需特殊治疗,定期观察即可。如果血管瘤直径大于5厘米,并且瘤体生长趋势明显,或瘤体增大到了产生腹部胀痛、胃胀等临床症状时,则需要积极治疗。

当血管瘤增大至5cm以上时,可出现腹部症状:1 胃肠道症状,可出现右上腹隐痛和不适,以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食后胀饱和消化不良等。2 压迫症状,巨大的血管瘤可对周围组织和器官产生推挤和压迫,由于健康意识增加,临床因压迫症状就诊的病人在减少。3 肝血管瘤破裂出血,可出现上腹部剧痛以及腹腔出血和失血性休克。

过去是通过有一定风险的手术切除治疗肝血管瘤这样一种良性肿瘤,如今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的安全性和微创性,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肝血管瘤的治疗理念。

射频治疗肝血管瘤有哪些优势

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的安全性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时,消融目标更为明确,只需要消融肉眼或影像上可见的瘤体部分。

其次,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的目的是破坏肿瘤血管,缩小肿瘤体积,阻止其进一步生长。在治疗过程中,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可以毫无遗憾地选择遗留部分血管瘤组织。

第三,绝大多数肝血管瘤可以通过经皮穿刺或腹腔镜下路径获得治疗,避免开腹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对于肝实质内的肝血管瘤,可首选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而外生性或部分外生性肝血管瘤,通常与胃、肠、胆囊等空腔脏器的关系较为密切,特别是分布于左右肝叶者,更适宜选择腹腔镜路径。当然,对于体积巨大的肝血管瘤,经皮穿刺路径和腹腔镜路径下不易观察或控制出血,宜选用开腹路径。最后,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最多见的并发症是血红蛋白尿。当瘤体大、消融时间长时,更容易发生。其发生机制是消融时产生的热量会对血液中的红细胞有一定破坏。通常在术后3天内消失,无后遗症。

(责任编辑:文艳梅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