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肝病频道 > 肝病分类 > 乙肝 > 正文

干扰素治疗乙肝

2017-01-10 17:10:19      

慢性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目前我国约有2000万慢性乙肝患者,主要是3岁前感染乙肝病毒所致。这些儿童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由于免疫功能尚不成熟,误敌为友,容忍了病毒定居于肝脏,至12—23岁左右,随着机体免疫功能的成熟,开始识别感染病毒的肝细胞并清除之,于是就出现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反复升高,也就是进入了慢性乙肝活动期。此时,如果再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约有30%的患者在15—20年后发展为肝硬化,其中一小部分甚至会发展为肝癌。因此,及早清除乙肝病毒已成为治疗慢性乙肝的关键。

目前。在众多中西“保肝”和抗病毒药物中,α-干扰素是惟一可以彻底清除乙肝病毒、有远期疗效的药物。就其作用机制来说,干扰素主要不是直接抗病毒作用,而是刺激人体产生抗病毒活性因子,以达到增强人体抗病毒的能力。

不同患者感染乙肝病毒的程度不一,自身清除乙肝病毒的能力也不一样,因此使用干扰素必须强调个体化,要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剂量和疗程要因人而异,才能达到最佳疗效。我们的临床资料显示,小于30岁年龄组远期有效率达70%以上,30—40岁年龄组为30%,大于40岁的年龄组仅为18%。表明青少年期是最佳治疗时期,此年龄段的患者自身清除能力、肝脏修复能力均较强,预后也较好。我们对干扰素的疗效与剂量、疗程进行了对比研究。如使用干扰素每次500万单位或1000万单位,每周三次,皮下注射,其疗效优于每次300万单位的治疗。使用干扰素6个月的有效率仅为18%,疗程1年的为40%,疗程2年的为68%。研究表明,足够的剂量和疗程是影响干扰素疗效的重要因素。临床实践证实,使用干扰素最佳时期是选择在肝炎活动期,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00单位/升左右时治疗效果最好。此外,治疗中对患者还应该密切观察、定期随访和化验。

α-干扰素虽然有较好的疗效,但需要长期皮下或肌肉注射,给患者带来很大麻烦和痛苦,生活质量也明显下降。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干扰素的给药方式从未发生改变。为了注射一针干扰素,患者往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医院,经过挂号、排队、打针等过程。而且还要忍受普通注射引起的明显疼痛。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改进。

(责任编辑:陈晓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