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肝病频道 > 肝病分类 > 其他肝病 > 正文

黄疸型肝炎的危害

2017-01-11 09:51:43      

黄疸型肝炎主要就是由于肝炎病毒侵入到肝脏后,不断的对肝细胞进行破坏,而且还会在自身免疫反应作用下,一起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水肿、破坏使肝脏组织发生炎性侵润,充血、水肿、渗出、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等一系列变化。这样就影响了肝组织的正常状态和结构,损害了肝脏的胆红素代谢的各种功能。

以下就是黄疸型肝炎的危害:

1、黄疸型肝炎会对患者的肝脏造成严重的伤害,使患者出现肝细胞水肿的现象,并且使患者的肝脏组织发生炎症、充血、水肿、渗出、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等一系列变化。这样就影响了肝组织的正常状态结构,损害了肝脏胆红素代谢的各种功能。

2、针对黄疸型肝炎的危害是什么这个问题,这种疾病还会分泌出现一种物质,就是胆红素,而且胆红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脂溶性的,另一种是水溶性的。前者可以沉着到脑神经核上,越积越多,影响神经的功能,能引起危害极大的核黄疸。核黄疸轻者会影响人的大脑,重者当时就会危及生命。水溶性胆红素的毒性虽小,但是能引起这种胆红素升高的肝胆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性超过它本身的毒性。

3、黄疸型肝炎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危害是很大的,所以患者一定要积极的治疗这种疾病,若阴黄久治不愈,化热伤阴动血。黄疸加深,转变为鼓胀重症则预后不良;急黄病死率高,若出现肝肾阳气衰竭之候预后极差,此外还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大家要在生活中多了解一些病症的相关常识,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病症,能及时发现,尽早治疗,让病症远离我们。另外在治疗的同时还要做好护理保健工作,这样才能保障治疗效果,

(责任编辑:陈晓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