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肝病频道 > 肝病分类 > 其他肝病 > 正文
湿热
挂号科室:中医科 同类疾病:艾滋病慢性扁桃体炎狐惑阴汗儿童白血病

急性黄疸肝炎发病机制

2017-01-12 16:30:32      

【发病机制】

1、外感湿热疫毒:夏秋季节,暑湿当令,或因湿热之邪偏盛,从表入里,内蕴中焦,湿郁热蒸,不得泄越而发病。或因湿热挟时邪疫毒,则其病势暴急,具有传染特点,表现热毒炽盛的严重现象,且预后差,又称急黄。

2、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过食肥甘油腻,寒凉生冷,或饥饱不度、酗酒,劳倦太过,均可损伤脾胃,使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熏蒸于肝胆,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下注膀胱,从而表现为目黄、肤黄、小便黄的黄疸病证。由于致病因素不同,个体素质的差异,表现为湿热和寒湿两个方面。若因湿热所伤,或素体胃热偏盛,则湿从热化,湿热相交,由脾胃而熏蒸肝胆,胆热液泄,表现为阳黄证候。若因寒湿伤人,或素体脾胃虚寒,则湿从寒化,寒湿郁滞中焦,致使中阳不振,脾气壅遏不运,胆汁为湿所用,表现为阴黄证。

3、积聚日久:因瘀血阻滞胆道,胆汁外溢发生黄疸。

4、内伤不足,脾虚气亏,血败而不华色,可发生黄疸。


(责任编辑:家医编辑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