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肝病频道 > 肝病分类 > 肝癌 > 正文

B超容易误诊“大肝癌”

2017-01-12 18:03:05      

肝癌因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具有病情隐匿、进展快速的特点,等到肝病损伤达七八成时,才出现症状,往往已属于中晚期,这让很多患者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在肝癌的早期筛查中,做B超检查,抽血查甲胎蛋白(AFP),CT、MR、PET-CT、肝组织活检都能诊断肝癌。

但由于肝脏病情复杂,病毒生长在肝细胞内,有些机理还不明确,只有病毒量大到一定程度,在血液中有一定浓度时,才能被检验出来,有的甚至已是明显肝硬化,但反应肝纤维化的指标还是阴性。

单纯只用一种检查方法进行肝癌筛查是不科学的。以腹部B超为例,单纯腹部B超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难以确定肿块的性质,而且B超对于大肝癌与超大肝癌容易误诊。“因为B超穿透力有限,视窗小,分辨率低,如是大肝癌,由于肝癌体积过大,容易有误诊的可能。B超检查结果容易受到检查者经验和分辨的限制,这也会影响诊断结果。

单独用甲胎蛋白普查,则会使大约20%左右的肝癌患者漏诊,因为只有80%左右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会升高,也就是说单纯的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值正常,仍不能完全排除患肝癌的可能性。用CT检查肝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手段,可检出直径1.0cm左右的微小癌灶。

但当肝癌组织密度近似正常肝实质,肝癌呈弥漫性时,CT不易发现。而且,CT区别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时有困难。肝组织活检是诊断肝癌最可靠的方法,缺点是有创伤,只有在其他检查无法诊断,但又高度怀疑是肝癌的情况下才采用。

根据多年的临床实验证明,B超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肝癌准确率达到90%以上,是临床诊断早期肝癌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高危人群,建议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腹部B超+血清甲胎蛋白检查,健康者可每隔6个月做一次,做到及早发现患肝癌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家医编辑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