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型肝炎的症状是什么
黄疸是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整个病程一般分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主要表现为恶心、肝区疼痛、食欲不振、黄疸等,也有极少部分的患者只有黄疸体征,而血象检查肝功能正常,B型检查超声波肝脾均不见肿大,临床诊断为单纯性黄疸肝炎,那么黄疸型肝炎有什么症状呢?
1、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这是大多数肝炎病人都有的症状,尤其是黄疸型肝炎病人表现更严重。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化工厂,参与人体内的一切代谢过程。其中分泌胆汁是重要功能之一,胆汁中的胆盐对脂肪的吸收消化起着重要作用。患肝炎后,因肝炎病毒诱发肝细胞大量破坏,分泌胆汁的功能减低,从而影响脂肪的消化,故而厌油食,患肝炎时胃肠道充血、水肿,蠕动减弱,胃肠功能紊乱,也影响食物消化与吸收,加之代谢产物不能由肝脏来解毒,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故导致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急性病毒性肝炎产生食欲减退等症状。
2、疲乏无力这是肝炎病人发病的早期表现之-。病人往往说不清楚何时起病,其表现也不相同,轻者不爱活动,重者卧床不起,连洗脸、吃饭都不爱做。尽管经充分休息,疲劳感仍不能消除,严重者好像四肢与身体分离似的。其原因是由于病人食欲不振,消化吸收障碍,导致人体能量不足;其次是由于病毒导致肝细胞破坏,使肝脏制造和储存糖原减少;另外缺乏维生素、电解质紊乱及肝细胞破坏引起血中胆碱酯酶减少,影响神经、肌肉正常功能,从而出现说不出的全身乏力。
3、尿黄如茶黄疸型肝炎病人都有尿黄的症状。初起尿色淡黄,逐日加深,浓如茶色或豆油状;继而皮肤及巩膜发黄。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红细胞寿命是120天,被破坏的红细胞会放出血红蛋白,经过一系列的分解代谢,变成黄色物质叫胆红素。由于肝炎病毒导致肝细胞破坏,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使胆红素进入血液增多,经尿液排出体外较平时增加,故尿色加深。尿的颜色越黄,说明肝细胞破坏越重,病情好转尿色逐渐恢复正常。
4、发热急性黄疸型肝炎早期常有发热,多在37。5-38。5摄氏度,高热者少见,一般持续3-5天,而无黄疸型肝炎者发热远远低于黄疸型肝炎者。许多病人发热还伴有周身不适、食欲减退,误认为得了感冒。为数不少的黄疸型肝炎病人,往往在医院门诊按感冒治疗,3-5天后待黄疸出现才被确诊,这是缺乏对肝炎发热症状认识的缘故。发热的原因,可能是肝细胞坏死、肝功能障碍、解毒排泄功能减低或病毒血症所引起。
5、肝区痛肝炎病人常常诉说肝区痛,涉及右上腹或右背部,疼痛程度不一,有的胀痛、钝痛或针刺样痛,活动时加剧,且时间不一;有时左侧卧位时疼痛减轻。其原因是由于肝炎病毒引起肝脏肿大,使肝被膜张力增大;炎症波及肝脏韧带及其周围的纽织;另外患肝炎时病毒也常常累及胆囊及胆道系统,引起胆囊胆道及其周围的炎症。也有病人初患病时无肝区痛,一且确诊肝炎后,常常诉说肝区不适及肝区痛,这可能是精神因素的关系。对持续疼痛长期不缓解者,应认真检查以排除其他原因。少数重型肝炎病例有腹胀、少尿、出血。
专家强调,黄疸型肝炎患者应做好饮食护理,不仅要注意食物质量,还应注意进餐时的环境,稳定情绪,创造良好的进餐条件。同时注意餐具的清洁整齐,观察患者进食情况并鼓励其按规定进食。此外医护工作者还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鼓励患者树立坚强的战胜疾病的决心,使患者从自身疾病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而不为某些症状而显得惶惶不安,忧虑不宁,从而使全身气机调畅,气血运行无阻,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责任编辑:家医编辑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患有乙肝小三阳应如何应对
2024-10-22大三阳孕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4-10-22大三阳孕妇怀孕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4-10-22小儿肝炎治疗期间的注意要点有哪些
2024-10-22乙肝这种疾病是否可怕?
2024-10-22得了戊肝应如何应对?
2024-10-22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可以生育孩子
2024-10-22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否给小孩喂母乳?
2024-10-22
热门文章
治疗肝硬化有什么药物?治疗肝硬化西药好还是中成药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2024-10-14胆囊炎肝硬化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024-10-11胆结石肝硬化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这4个“症状”,多是肝功能异常了
2024-10-08胆汁肝硬化的治疗和注意事项
2024-10-08我国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吗?做好这3点,掌握“逆转”机会
2024-09-04